第三百七十一章 野战压缩干粮(一万字大章)

    第三百七十一章 野战压缩干粮(一万字大章) (第1/3页)

    军备首长给柏毅的干粮,方块状,很硬,抡起来真的可以砸人,但吃下去却可以填饱肚子,如果现在有一个前世的人站在柏毅旁边,对这种奇特的干粮绝对不会陌生,因为这就是前世中国军队普遍装备的野战压缩干粮。

    然而这个不属于当下时代的军用食品,之所以能出现,说起来其实是个挺浪漫的故事……

    柏毅被派往西伯利亚没多久,他的未婚妻陈晓便受命随部队进驻朝鲜,说来也巧,陈晓的所在的野战医院就驻扎在平壤近郊。

    之前柏毅因为列车防空高炮系统的事,忙得跟陀螺一样转个不停,所以就没倒出空去看自己的未婚妻,等到送走了宋天明,人也相对闲下来,这才去郊区的野战医院去看陈晓。

    只是不看不要紧,一看之下是着实把柏毅吓了一跳。

    这才几个月的功夫,原本水灵灵的小姑娘变得是又瘦又弱,若不是那双会说话的大眼睛让柏毅无法忘怀,柏毅绝对会认为自己认错了人。

    于是当下便问了陈晓究竟是怎么回事,陈晓退堂不过这才道出原委。

    原来由于第四次战役发起后,志愿军的后勤供给便开始吃紧,加之美军对志愿军后方的绞杀战,令得本就吃紧的后勤供给更是雪上加霜。

    基于此,志愿军司令部便发布命令,一切后勤物资优先攻击一线作战部队,至于后方机关、勤务、保障等人员只保留最基本的口粮供给。

    陈晓所在的野战医院便属于后方的勤务和保障人员范畴,正因为如此,她们的口粮供给很不稳定,特别是最近两个月,一天能保证两顿炒面(是一种面粉状食物)就已经很不错了,常常是一顿的量分两餐吃。

    至于水果和肉类更是想都别想,再加上前线撤下来的伤员与日俱增,繁重的护理工作令得陈晓每天只能休息四个小时,如此一来,人不瘦那才叫怪呢!

    对此,柏毅可是心疼的紧,再怎么说也是自己未过门的老婆,只要是个男人都会心疼,可问题是光心疼也解决不了问题。

    好在柏毅是那种只做不说的性格,看着未婚妻如此模样,回到后勤部的住所后便将自己的供给拿出来送给陈晓,尽管同为后勤人员,但柏毅属于特殊人才范畴,供给不但不会削减,反而比前线的战士还要充足,是以柏毅要是省着点,还是能供得起陈晓。

    然而就在柏毅拿着东西打开门,准备讲东西送过去时,他却又停了下来,无他只因为自己这般贸贸然去是不是影响太不好了,不管怎么说这个年代的人还是很保守的,若是将自己的供给就这么大模大样的送给自己未过门的老婆,终究不是什么好事。

    可要是不给,就照着陈晓现在的模样继续下去,那人就真成了弱不禁风的林黛玉了,柏毅可不希望自己的老婆是个病秧子,所以东西给是一定要给,只不过得换个法子。

    于是柏毅便将供给他的炒黄豆磨成粉,融到炒面里去,然后将宋天明珍藏的几个美国肉罐头给拿过来,将里面的熟牛肉切成末,在混合些从卢科采夫哪里讨来的苏联奶粉和葡萄糖,将其整个在一起制熟,旋即用后勤部维修厂里的小型液压机压缩成型,再经过一些后期处理便制成了简易版的野战压缩干粮。

    尽管样式不太好看,口感也比前世的硬了不少,不过好在里面的营养均衡,不但有肉类的脂肪和蛋白质,还有奶粉、葡萄糖的加持补充,就算硬一点也不打紧,毕竟这种野战压缩干粮除了干嚼外,还以用开水溶解了当粥喝。

    当然最重要的时携带方便,有易隐藏,绝对可以神不知鬼不觉的送给陈晓而不被人发现。

    柏毅是说干就干,还别说,跟柏毅想得一样,效果是出奇的好,不但没被人发现不说,几天下来陈晓的脸色也好了许多,但与之相比,还是获得美人芳心令柏毅有种难以名状的满足感,特别是某一天在树林的掩护下,陈晓对他忽然的一吻,差点就让柏毅将自己所有的供给全都做成野战压缩干粮送给陈晓。

    可问题是这件事也只有他和陈晓,以及也喊医院里的几个护士知道,怎么会突然出现在军备首长手里?等等……那个军备首长所说的钟护士长到底是个什么人?

    ……

    “跟你说实话吧,要是没有我老婆,我还真不知道那小子竟然做出这样的好东西!”

    就在柏毅对军备首长是怎么得到野战压缩干粮百思不得其解之时,位于后勤部的小会客厅内的,军备首长却将身上最后一块野战压缩干粮递给刚刚从京城返回朝鲜的志司副首长,随即指了指那个其貌不扬的方块硬疙瘩:“你还别说,我用了几天,的确是比咱们的炒面方便迅速,就这么一小块足够管顿饱!”

    “我说老伙计,就这么巴掌大的小东西就能管饱?我说老伙计,你可别跟我开玩笑!”志司副首长将那块野战压缩干粮端在手,抚了抚鼻梁上的圆框眼镜,仔细端详了半天,可左看右看也不像管饱的样,是以才有此一说。

    哪成想军备首长却是脸色一沉:“你看我像是开玩笑的人吗?你要是不行,就亲自尝一尝,你晚饭要是还能吃进去,我那把勃朗宁就归你了!”

    “这可是你说的!”

    闻言,饶是志司副首长一项以稳健闻名于全军,也不禁从座位上直起了身子,别人不知道他可是清楚,军备首长的那把勃朗宁手枪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的某位高级将领赠送的,全手工打造,十足十的珍品,一直是军备首长的心爱之物。

    志司副首长也是个爱枪之人,想把那把枪搞到手是不可能,但却总想借来把玩把玩过过手瘾,哪成想军备首长简直小气的紧,别说借了,连看都不让人看一眼。

    结果今天,军备首长竟然大方的将其拿来当赌注,志司副首长哪有不应下来的道理?他就不相信了,凭着他一顿两大海碗的饭量,就手上这点小块块还能填饱他?于是待军备首长点头后,二话不说直接就把手上的野战压缩干粮给吞进去……

    结果刚吃了一多半,就觉得肚里被填了个七七八八,喝了几口水之后更有种莫名的饱和感,这让志司副首长很是惊奇,皱着眉盯着手上剩下的那小块野战压缩干粮,不禁啧啧称奇:“我里个乖乖,这小东西还真挺管饿……”

    然而话音未落,志司副首长便一脸埋怨的看着身旁的军备首长:“唉,我说老主任,有这么好的东西,你怎么不早点拿出来,要是有了这东西,咱们第四次战役也不至于打得这么苦。

    你是不知道这次在京城召开作战会议,几位中央首长其他的什么都没讲,所说的都是后勤问题,搞得一个作战会变成了后勤保障会,我早知道这样,拿着你这个土疙瘩,也就能跟中央的首长们做个交代了!”

    志司副首长是个爱开玩笑的人,即便说正事也不忘调侃两句,早在黄埔时期就熟知志司副首长的军备首长早就见惯不惯了,于是只顾摊了摊手:“我要是早搞得到,还用你说?早就打个报告弄他个几十万斤了,就是你手上这个还是人家为讨好未来婆娘做得,先前不是跟你说了?要不是我们家老钟告诉我,我现在还被那小子蒙在鼓里呢!”

    “嘿,我说这臭小子,其他的没学着,他爹的花心思却学了个十足十,老主任实在不行,你把那小子交给我,看我怎么收拾他!”

    志司副首长说着就开始撸胳膊挽袖子,恨不得下一刻就把柏毅拎到面前教育一番,军备首长那不知道面前这位动了挖墙脚的心思,自己就是此中高手,哪能上那个当,于是赶紧摆了摆手:“不用,不用,我呀早就想了个更好的办法,让柏毅自己乖乖的就把这种压缩干粮源源不断的做出来!”

    “什么办法?”

    “很简单,让他的好战友给他现身说法……”

    ……

    柏毅的好战友有很多,唐继先绝对算上一个,尽管两人认识的比较晚,但一同在苏联并肩奋斗的经历却是永远不可磨灭的,特别是那一次惊心动魄的打靶测验,两人可谓是配合默契,宛若天成,尽管最后唐继先因发射火箭弹攻击人群而被苏联扣押并提前遣返回国,但唐继先还是觉得那是他一生中干过最痛快的事。

    此时此刻他正带着重火力连的几个骨干,组成前线侦察部队,深入三八线以南的纵深地带,为即将发起的第五次战役做好先期侦察任务。

    是以,最近这段时间唐继先已经不是第一次越过三八线,深入联合国军防御的纵深腹地了,自从作为第二批入朝兵团的先头部队到达三八线附近的集结地狱吼,唐继先和他重火力连便接到上级命令,进入三八线以南地区的深远纵深进行侦察,唐继先知道这只是大战之前的前奏。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对面的联合国军尽管不防仓促,但还是既有章法的,若是盲目进攻势必会落入敌人的火力旺,受到不必要的损失,是以联合国军这段时间到底到底布置了多少火力点、火力点的配置是如何、驻防的兵力是多少、前进的道路是否通畅、穿插的路线是否可行如此种种,都需要事先侦查确认。

    如果是在前世的21世纪,太空的卫星,高空的侦察机,低空的无人机,地面的合成孔径雷达,综合运用立体扫描,敌人多少,道路如何,一切全部清清楚楚,可是在50年代初的我军根本不具备这样的高科技侦查手段,所以只能采用最原始的人力侦察,来完成战前准备。

    正因为如此,唐继先知道自己承担的职责和任务是多么的巨大,因为每一次侦察结果,都会送到上级首长那里以供参考,甚至有些侦察结果会左右首长的思路,决定战局的走向,因此唐继先每次出境侦察的时候都会认认真真的完成上级交给自己的任务,绝不敢有半点马虎。

    这次侦察任务是临近傍晚的时候下发的,要求他们进入三八线以南,广平洞地区侦察一条地图上没有标记过的道路,以便确认是否可做攻击穿插路线,接到任务后,唐继先从连里选了五名战士,和自己组成一个小分队,趁着漆黑的夜色,穿过犬牙交错的交战区域,进入到三八线以南地区。

    虽然已经执行过多次深入敌后的侦察任务,但唐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