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五章 尴尬的80mm无坐力火炮

    第三百七十五章 尴尬的80mm无坐力火炮 (第1/3页)

    想要治疗火力恐惧症,那就要从如何提升火力上下功夫,对此那些经过战火淬炼的参谋们自然有着柏毅无可比拟的丰富经验,就比如说有几个参谋力主的加强炮兵建设的方案,就把炮兵支援火力的重要性讲得是深入浅出,直直的把战争之神的战术运用发挥到了极致。

    还有提倡发展航空兵部队的,原因很简单,既然美军的强大依托的就是犀利无比的航空兵,那么中国为什么就不能打造属于自己的强大航空兵?从天上扔炸弹,无论是威力还是精度,亦或是毁伤效果和作用距离,较之传统火炮都要好上不少。

    还有一些比较保守的,提出将重机枪作为一线部队装备重点,从而令步兵部队围绕重机枪变成,如此部队的火力打击力自然成倍提高……

    凡此种种可谓是不一而足!

    然而军备首长却都不甚满意,建设炮兵和航空兵固然是解决火力薄弱的有效办法,但这两各兵种的技术要求高,装备研制周期长,形成作战能力慢,要是作为以后的建军重点还可以,却对当下的朝鲜战场起不到显而易见的作用。

    对一线部队大量配置重机枪倒是个立竿见影的办法,可问题是现如今志愿军手中的重机枪最少也要三十公斤以上的重量,再加上两个基数左右的弹药,少说也要五十公斤,阵地战还好说,这要是进攻战和运动战,有这么个“重量级”的装备在,一个步兵班也不用干什么了,直接伺候这家伙就行了。

    毕竟在没有机动车辆的情况下,如此重的重机枪严重限制了只靠脚底板机动的志愿军灵活多变的战术优势,所以大量配置自然不可取。

    思来想去,还是柏毅提出的方案靠谱一些,没办法,那两款新式步兵装着实在是让军备首长的眼睛为之一亮。

    而那两款步兵装备不是别的,正是由一号和二号无坐力火炮发展而来的80mm无坐力火炮和40mm单兵火箭筒。

    自从40mm单兵火箭筒在苏联靶场一战杨威之后,国内便迅速将两款无坐力火炮作为部队未来重点装备进行重新规划,于是原本的一号和二号无坐力火炮的称谓便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