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五章 急转直下的战局

    第四百零五章 急转直下的战局 (第1/3页)

    “行了,行了,都说是我爱钻牛角尖儿,我看你呀,才是钻进去后九头牛也拉不回来,军备首长可不比总后首长。

    那可是真正在前线带过兵的人,也是建国后年纪渐长这才看着和蔼了些,战争年代的时候,那可是敢拎着砍刀冲锋的人,你在这个问题上唱这么一出对台戏,我看就算他对你再爱护,这回呀,你也别想讨得什么好!”

    看着柏毅坚决的模样,陈耀阳不禁叹了口气,他这些日子来对军备首长与柏毅之间关于是继续引进新的军工基础项目还是专注消化吸收现有的军工技术产生了极大的分歧。

    军备首长因为即将调回国内正式接掌军工产业,所以倾向于继续向苏联引进新项目,以便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建立一套完整的军工生产体系。

    可柏毅却觉得,如今明里暗里引进的苏联和德国的技术在实践过程中出了不少问题,所以力主将这部分技术完全消化后,再进行引进。

    正因为如此,军备首长几次找到柏毅,征询他的意见,却都因柏毅的反对而草草了结,对此军备首长倒没什么,如果他连这么点反对意见都容不下,那也就坐不上军备首长了。

    但柏毅却是心中惴惴,他很清楚军备首长的坚韧的个性,认准的事就一定要办成,所以他的反对最多是迟滞军备首长的进程,根本起不到根本的扭转作用,毕竟人家是首长,而他不过是小小的志愿军后勤部参谋罢了!

    然而同样的,柏毅也是个认准事就一定要办成的人,既然无法在正面阻止,那就侧面迂回,就如同他为当下正在进行的第五次战役所做的准备一样。

    就算无法参与其中的决策,但他却尽其所能的将80mm无坐力火炮、40mm单兵火箭筒、白磷燃烧弹、改进型T—34坦克给弄出来。

    所为的无非是希望在这场朝鲜战争当中历史最长、参战人数最多、伤亡最重的战役中,那些奔赴前线的中国指战员们尽可能多的回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