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一章 仿制VS原装(下)

    第五百零一章 仿制VS原装(下) (第1/3页)

    随着枪顶上的圆盘有节奏的转动,“突突~~”的枪响随之划破长空!

    不消片刻,硕大的转盘弹匣便被打光,巴普洛夫毫不在意有些酸涩的肩膀,直接熟练的将枪上的空弹匣取下来,而后从旁边的弹药箱里抽出一盘新弹匣,毫不拖泥带水的撞上去,这才从容的扣下扳机。

    不得不说,巴普洛夫的射击手法很老道,尽管是连续射击,但却把射速控制在200发/分钟以内。

    尽管DP—27轻机枪的理论射速达到了600发\分钟,然而这个数值却是在设计室里计算出来的,无论是枪械定型还是在二战时的惨烈战争当中,DP—27轻机枪从没有真正达到过这个水平。

    所以苏联的技术人员便开创性的创造出所谓的战斗射速,即枪械在野战环境下的真实射速,而DP—27轻机枪的战斗射速不过60到90发一分钟。

    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将DP—27轻机枪中的机械性能与枪管寿命达成有机的平衡,以便枪械发挥最大的功效。

    巴普洛夫显然是精通此道的高手,把射速控制在一个恒定范围内,既无法造成枪械本身的损坏,同时也让枪管的承受力更加持久。

    当然,为了展现苏联原装货的强大实力,他没有完全按照战斗射速击发枪械,而是稍稍高出一倍左右的程度,因为在他看来以这样一个射速打完五千发以上的子弹,就足以说明苏联原装货的优异性能。

    而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当打到第二十个弹匣时,场中的一些人便发出一声声惊叹,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巴普洛夫以超过战斗射速一倍的速度打了将近一千发子弹时,不少亲身使用过DP—27轻机枪的人就知道原装货就是原装货,在如此高射速的情况下,枪管连半点疲态都没有,显然说明苏联原装枪管的性能是出奇的优异。

    对此感受最深的便是黄连诚,作为从朝鲜战场上刚回国的老兵,对DP—27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