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 谥号宣成

    第二百九十五章 谥号宣成 (第1/3页)

    总之,霍光就这么走了,他这一生,被霍去病带来长安的时侯,是个谦卑的小人物;在孝昭、孝宣两朝执政时。以霸道冶理朝堂,快死的时侯又谦卑地向皇帝陛下请求宽待家人,甭管怎样说吧,他的死结束了一个时代。

    霍光留下的是十余万精锐、几十万军马的大汉军队;留下的是汉武盛世、“昭宣中兴”的先声;留下的是一个以臣废君却不遭后人诟病的奇迹。尤其是这最后一点,在二千多年的历史长河里,霍光常被人与伊尹相提并论,称为“伊霍”。后世往往以“行伊霍之事”代指权臣摄政废立皇帝。

    霍光的谥号是“宣成”,“圣善周闻”曰“宣”,“安民立政”曰“成”,在《谥法解》中属于“帝”、“君”之列的评语,确实超出了卿大夫的规格,这两个字也恰好与刘病已的“孝宣”遥相呼应,架起了“昭宣中兴“的框架。至于说刘病已为什么能够大笔一挥批准霍光这两字,也是历史悬案,无从解释了。

    但还有更无从解释的。那就是霍光的丧期,皇帝陛下和太皇太后上官氏亲往守灵,这勉强说得通--毕竟是外孙女儿和外孙女儿名义上的孙子给自家老爷子守灵。但在下葬规格上,刘病已大笔一挥,钦定了规格:少牢之礼,移土为封,棺椁四重。这可是皇帝的埋法……

    霍光的死,再次创造了记录:中国历史上殡葬资格最高的大臣,以天子礼仪埋葬。按汉制,皇上发动三河卫戍区守军为其建陵,并调中两千石官员守墓。

    在唐朝,高宗皇帝李治的太子李弘早死,李治也以天子礼仪埋葬了儿子,古往今来也就这俩人。但后者好歹是皇太子,那么非皇帝直系血亲而享受如此待遇的,也就霍光一个人了。

    历史总是这么惊人的巧合。东晋皇帝司马睿也办了这么一件事情:司马睿本来根基薄弱,得到王导等人的拥戴才能登基为帝,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