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 永恒理想
第三百三十四章 永恒理想 (第3/3页)
书在欧洲出 版后,迅速流 传开来,引起 了欧洲人对中 国政治制度极 大的关注和兴趣。 据统计,1570-1870 年之间,用英 文出版的有 关中国官吏 制度和政治制 度的书籍就多达 70 余种。
世 纪以前的欧洲各国, 其文职官员的选用办 法,要么是君主赐 官制,要么是贵族世袭制, 要么是政党分 肥制。而无论 这其中的哪一 种,都会不可 避免地导致任 人唯亲,进而引发 吏治腐败,同时 极大地压抑 人才的发展,其 合理性和公正 性显然要远 远落后于“公开(618—907)取士、择 优录用”的中国科举制。
所 以,欧洲 人一旦了 解中国 的科举 制后,无 不交口 称赞、欣 羡不已。 他们普 遍认为 :
这是 一种“无 与伦比 的优秀 制度”?法国 启蒙思 想家伏尔 泰说,中 国只有 通过严格 考试的人才能出 任官职,而且政治清明, 经济繁荣。另一个欧洲学 者声称:“中国通过卓越的考试制度录用 文官武将,这是他们制度 惟一不同于古今任何一个 伟大的君主国家的地方。”
在 中国 科举 制的 影响下 ,西 方国家 在 19 世纪 前后 纷纷 废除 了那些 腐朽 落后 的制 度,开始 确立从 竞争性考 试中选 拔文官的 制度。1791 年, 法国首 先试行文 官考试, 到 1875 年文官 系统基 本形成。1829 年 ,英国为 东印度公 司选用 文职人员 实行了公 开考试 ;1855 年,英 国政府 成立? 第一个 文官委 员会,开 始推行 文官考 试,并于 1870 年正 式颁布 法令,使其规 范化和制度化。 由于英国当时 国力强盛,所实 行的文官考试 制度又较为系 统并且卓有成 效,因 而成为 其它 欧美国 家效 法的榜 样。1883 年, 美国 也建 立了文 官考 试制度, 并于年进 一步完备。
《大英百 科全书》在 谈到英国 文官制与 中国科举制 的渊源关 系时说 :“在历 史上,最早的考 试制度出现在中 国,它用考试 来选拔行政官 员,并对已经进 入仕途的官员 实行定期考核。”孙中 山先生也在 其所著的《 五权宪法 》中说 :“现在 各国的考试 制度,差不 多都是学英国的。 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 度,原来还是从我们中国 学过去的。”
正是 因为认识到中 国科举考试制 度的优越性, 孙中山才会 在西方“三权分 立”的理论基础 上,把考试权与 立法权、行政 权、司法权、 监察权并列,创 立了“五权分 立”的政治学说。
隋唐 的科举制之所 以能对后世和 西方产生如 此巨大而深远 的影响,究其 原因,就在于它充 分体现了“政权 开放、机会均 等、公平竞争 ”的原则。一言 以蔽之,就是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 最大限度地实现社会公正 。
无 论何时,“社会 公正? 始终是 人类孜 孜以求 的永恒 理想。甚 至可以 说,它是 一种超越时空、 超越国界、超越种族和文 化差异的普世价值。
因此, 创始于隋朝、 确立于贞观 的科举制度才 能在中国历 史上传承不绝 ,并且在东西方的 文明碰撞和文化 交流中绽放出 历久弥新的光 芒。也惟其如此 ,它才会在湮 灭和消逝了将近 一个世纪后,仍 复以一种崭新 的面目重新回 到诞生它的国度 ,并以其固有 的精神和价值融入现 代社会的制度框架之中, 获得一种“凤凰涅槃”似 的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