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一章 烽火品约

    第三百七十一章 烽火品约 (第1/3页)

    除了警戒之外,燧卒还要制作箭靶,收集并堆积马草,堆积烽燧燃料等繁重任务。每日需要完成日作簿,总结一日的工作。

    由于竹筒不同于书信,一卷只有这么多内容,刘病已看了看,家人的回信,主要是鼓励他在边疆后努力干,大汉皇朝注重军功之类的,他一翻而过,继续看边疆将士写的信书,又看到一些有趣的信息:

    大部分戍卒都是国内的普通人,并不是所有的汉军战士,都能赶上远征异域的史诗战役,多数边关军人要面对的,是匈奴人“零敲碎打”的小规模边境袭扰。

    虽然烽火台传令有速度上的保证,但优点和缺点一样明显,对于戍卒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首先,烽火信号的应变能力很弱。用一套应变能力很弱的系统,防范机动灵活的匈奴人,其实很“力不从心“。胡骑多人、多批次、多地点地攻击,很容易使烽火信号出现混乱,让短时间内,收到多条信号的指挥者,难以判断敌人的进攻方向。

    其次,公开的传播信号,是可以被敌人破译的。而且,狡猾的匈奴人,经常破解汉朝的长城警戒线,匈奴人会有意识地,选择风雨天气进攻,因为旗鼓和烽烟,都难以在恶劣气候里施展,在“风雨交加“的夜晚,汉军烽燧间,只能用骑卒传信,效率低而且容易被敌军截获。

    这名姓何的河西燧卒,为了让家人高兴,在信里也写到,士兵为了排遣乡愁与压力,也会进行各种各样的文娱活动。

    比如有训练性质的秋射,这既是一种考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竞技、娱乐的意义。而且成绩好的还会得到奖励。

    参加秋射比赛的将士们每人发矢十二,以中六矢为标准。过六矢,则每矢赐劳十五日。这里的劳不是体力劳动,而是计算服役功勋的单位。大约四年的劳可以积累成一功,功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可以论功升进了。

    大汉军队中的将士,谁都想要立功免罚,但这并不容易。汉军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