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章 仁慈的霸权

    第三百八十章 仁慈的霸权 (第2/3页)

子或骑墙主义者施以惩罚,换言之,政治与外交运用的延长,此其一。

    其二,汉朝自大宛征伐后,凡须要用兵的场合,往往不再自玉门关以东派调军队,便以留在新疆的少数汉族驻防部队为核心,就地征发各个附庸国土著士兵作战。

    刘病已知道,这种方式,类似后世的电脑游戏,汉军类似于领头的英雄,附庸国的士兵则是炮灰一般的存在,英雄带着一群炮灰作战,只要让英雄的经验刷上去,炮灰死多少,并不重要。

    孝武皇帝时的车师之役,便已采用这一方式,刘病已执政后,常惠报复杀害赖丹的乌兹贵族,也是采用的这种方式,征发西域各国的军力,而未动用大规模的汉军。这种方式,既可避免直接派兵的运输、给养问题存在,共同防卫的意义,又得因此而明显表现。

    其三,汉朝历次征伐,对战败国的处分,除了大宛之役途中曾灭亡一个轮台小国之外,未再见相同之例,一般处置,都以推翻原政权而另行扶植新政权为原则,新政权常例又以当地人统治当地为条件。

    对于政治上符合汉朝要求与理想的国家,内政从未受到干涉,汉朝也从未企图过问卫星国家内政,这又是汉朝非黩武主义,“西域经营”目的在于,求取“西域”政治上坚定追随汉朝路线为满足的证明。

    一项容易被忽略,却于西域附庸国家与汉朝间亲密性,以及对政治向心力培植具有绝大助力的制度,值得注意,便是“质子”。

    质子的重要性,在于他们长期留居长安,了解汉朝与自身感染汉化俱深,这些王子返国继位时,一方面既能得到汉朝信任,另一方面,这些接受汉族教育与汉式训练,生活习惯已渐汉化的年轻一代接长本国王位,其强烈倾向汉族中国也为无疑。

    如果能这第一步的打算能够成功,那么西域诸大国与汉朝间可以维持融洽景象,这些国家纷纷显现为,都护统制系统中忠实的一员。

    汉朝得到西域共同防卫圈,诸卫星国真诚拥护与愉快合作,条件自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