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盖朗德盐之花下

    第286章 盖朗德盐之花下 (第2/3页)

池中的水温可以高达37°C,水分蒸发迅速,在适度的湿气和微风条件下,盐田表面会积聚出白色半透明的盐花晶体,盐农需要迅速用山榉木制成的长柄盐耙捞起盐花,入夜后盐花会被露水侵袭或者沉入盐池底部变成浅灰色的海盐。

    收集起来的盐花放入藤篮或者木轮车里,待水分自然滴干,装入透气的小麻袋里,以前由于产量稀少,每50平方公尺才能结晶出500克的盐之花,一般只是自家留用或者出售给附近的居民,鲜有被盐商收购。

    由于盐花漂浮在水面不易收集,这项细致的工作从前通常由少女来完成,出售后赚取后的钱存起来作为购买嫁妆之用,所以“盐之花”也被形象地称为“新娘之盐”。

    “盐之花”实则是快速集聚的氯化钠,这种精致的片状晶体凝结为中空的倒金字塔形状的小盐粒,没有接触到盐田底部,使其中不含有浅灰色海盐中的沉积粒子,呈现出漂亮的雪白色。

    “盐之花”最受推崇的,是它的味道层次非常丰富,其他地区产的海盐远远无法匹敌,盐之花咸而不苦,味道缓缓展开。尤其是在味道细致的料理中,能更加凸显出食材的本味,使味道更加澄澈干净而柔和平衡。

    这是由于汽水界面本就是香气分子和其他脂质集中的地方,因此“盐之花”中含有微量藻类和其他物质,被美食家形容为“迷人的紫罗兰香味”。

    “盐之花”制作十分耗费人力且产量极少,价格昂贵,一般不作为烹调用盐。在部分高档西餐厅,服务员端上一小篮面包,配上一小碟特级初榨橄榄油,一点点盐之花,这种吃法,可以说是最能品尝到其本味。

    “盐之花”通常是直接撒上菜品表面,如鹅肝、芦笋、牛排、海鱼等等。甚至是许多餐厅鹅肝的标配,煎得表面微微焦黄,里面却柔软的鹅肝,撒上盐之花,咬起来细碎的声响和轻盈的颗粒感,是一定要尝试的美味。

    盖朗德的“盐之花”是上佳的美味,以前威廉小时候也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