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回 贪功奸佞终难遁 有福君王定脱危
第30回 贪功奸佞终难遁 有福君王定脱危 (第3/3页)
日开封府包贵之子包英也。不意在此山经游打猎,偶遇好臣捉获太子回朝。今幸得逢,请问二位大人高姓尊名?”寇、程二人闻言大喜:“原来大忠臣之后,乃殿下恩人也。”二人即通知名姓。包公子连忙下马拜伏于地日:“原来寇大人、程大人。恕小侄多有简慢之罪。”寇、程爷连忙下马挽扶日:“贤侄休得拘礼。即进队请太子进山。”寇爷又分付:“众兵听着,愿随进山者,即日往潼关保护东宫太子;不愿往者,由汝等回去。”众兵愿住潼关者二干余,回去者一半。当时刁知县双目睁睁,向程巡按曰:“难道大人也归顺逆叛不成?”程爷大喝:“奸贼!不思东宫太子无罪被逐,奸后父母专权,杀害忠良,扰乱祖宗国法。本官岂效汝众奸党趋权附势之辈?”分付:“拿下。”寇爷又喝令将奴才寇成捆绑了,一同进山。太子坐下,尚未知搭救缘由。包青上前叩礼。太子扶起,寇爷即将包英乃包贵之子,他父亲前已放脱国舅,今包公子又搭救了殿下,恩有两重之功。当时太子心中明白,曰:“原来包公子,父子忠贞。倘孤有还朝之日,决不负此忠义之臣也。”当下程爷分付将刁知县押出斩首,寇爷也喝令将定成奴才一同斩首。
已毕,少不免埋锅造膳,在山担捺一宵。分付众兵丁二千余人,押运山中粮晌、刀枪马匹,俟候起程,回往潼关。众兵得令预备,通知此日太子君臣一同起马。一连二十余天:方得到潼关。令人通报。当日高王爷、陆国舅等,自失去太子将将三月之久,四路水陆找寻查访踪迹,正在忧闷。众将焦躁,天天盼望忧思。此日一闻军人报,喜悦万分。众文武大开中门迎接。高王爷一见寇爷也同在队中,心中暗暗称奇。当日君臣进至银銮大殿,太子下座。总兵,庞国丈行文调齐随征,各带本部兵三万,会同唐元帅共集五十万大兵。十位总兵乃能征惯战上将,是日行程月余,到得太行山,悉遇王纲带得千余败残兵。即日会见国师、唐元帅等,告诉知潼关兵雄将勇,不能抵敌,白云龙总兵阵亡,十万精兵战将尽没于沙场,一一说明。国师大怒曰:“由汝潼关兵雄将勇,贫道一到,不将汝一城铲平为齑粉,不见吾国师手段!”又略问如何战败之由。王纲曰:“初出阵,曹家弟兄阵亡,折兵二千余,只得扎营按兵,专候国师大兵到来,然后开兵迎敌。不想贼人诡计多端,偷混入大营。黑夜中放火劫了大寨,五方分兵杀人。是至全军没覆,白总兵偏将五十员俱已尽亡了。”唐元帅曰:“此败皆因汝二人!身为督兵主将之任不细,敌人得以混进为内应。况扎营一派联络,最忌敌人用火所攻。今事已至此,汝不得回朝了。倘回朝太师岂不见罪?不免随同进征,倘或得胜,方能将功折罪。未知将军意见如何?”王纲曰:“末将正要元帅收录同征,以赎前路败失之罪。”是日残兵仍归队伍中。一路行程已有十余天,将近潼关不远,有前途探子报知。唐元帅分付于潼关五十里之外扎屯大营。三声炮响,三军札下大营盘。是日辰刻埋窝造膳。
按下朝廷兵到,有潼关中探子飞报进:“朝廷兴兵五十万,调会齐十路总兵,多是能征惯战英雄,于关外五十里屯札。请王爷等定夺。”太子一闻此报大惊失色,曰:“朝廷大会雄兵猛将,如此猖獗,更有妖道相助。我关兵少,怎能迎敌?”陆国舅曰:“殿下勿忧。他兵须多,吾关内将兵非弱。所俱者妖道法术利害耳。”
工参谋曰:“谙计日期,五王之兵将次已到,五王兵一会集,何惧妖道?殿下且免愁烦,待明日开兵,以定胜负。”未知如何开兵,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