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读后感

    第一百五十章 读后感 (第1/3页)

    本章副标题:提示一下,这章只有干货和私货,没有剧情推进。

    ……………………………………………………

    赫伯特-克拉克-胡佛在1924年出了一本自传,叫做《冒险年代(Years of Adventure),1874-1920》。

    看这个书名就知道了,这本回忆录主要记述的是他从出生到参加凡尔赛和会期间的人生经历。而这个书名也正是他前半生的真实写照。

    出生于1874年的胡佛抵达中国天津的时候年仅25岁,还给自己起了一个中文名字——胡华。那个时候他是英国著名采矿公司比维克-莫林公司的工程师。

    他的年薪超过两万美金,这在当时绝对算是高薪。别忘了,罗斯福担任海军副部长一年也只不过拿到五千美金而已。

    因吹斯听的是,短短三年之后的1902年,胡华离开中国的时候已经坐拥400万美金的巨额财富。

    当然啦,他的回忆录里面对我大清这起国有资产流失案那是轻描淡写。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人家那也是凭本事讹……嗯,挣的钱,谁叫我大清就是那么废柴呢?(笔者注:开平煤矿和胡佛的关系有兴趣的病友百度就好,笔者在书中就不多赘述了。)

    但是如果读过《冒险年代》这本回忆录,那么像袁鸿渐同学这样一百年后的读者就会发现胡佛确实是一个眼光敏锐的政治观察家。(笔者注:以下内容是慕容从书中手打摘录。)

    首先,他对于赛里斯这片土地和上面人民有着某种敬畏之心。

    他在书中说到,“无论这个人的经历有多丰富,无论他对这个国家政府和人民的理解有多深刻,他都无法对一个历史上下三千年,拥有四亿人口的庞大民族妄加评论。在我的印象之中,我对中国人民怀有恒久不变的敬佩之情。”

    “受过教育的中国人口大约占总人口10%,他们的智力水平很高,他们有思想,也有道德感。他们的文化是全世界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