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 邪学会 下

    第二百六十八章 邪学会 下 (第2/3页)

义者,不要说马克思主义了,连已经相当温和的费边主义都接受不了,所以他后来就退出了。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威尔斯参与了国联活动,并前往各国访问,他的采访文章常常引起世界性的轰动。去年,他还采访了列宁同志。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他用了1年时间完成了100多万字的《世界史纲》(The Outline of History),并在去年发表,这本著作展现了他作为历史学家的一面。

    这本《世界史纲》在1926年翻译成中文的时候,那绝对是赛里斯学术界的一桩盛事。参与编译的有梁启超和梁思成父子、竺可桢、朱经农等等当时一大批第一流的专家学者。中译本译工精致,文词清顺,堪与原书比美。

    当然啦,现在有了我们的袁大师这个“人形翻译器”就不用麻烦这帮大师了。

    威尔斯虽然比徐志摩年长近三十岁,不过他很喜欢这位年轻的中国人。两人还计划一起翻译中国近代。

    同为科幻作家,威尔斯对于素未谋面的尼奥-袁那是惺惺相惜。因为这两个原因,所以他就跑到这个“小字辈”们开的,以袁大师为主题的文化沙龙来了。

    “嘟、嘟、嘟!”

    还没等他们进门,又来了一辆小汽车。

    这次从汽车上面下来的是一位袁大师都认识的英伦绅士。

    一见到这位四十岁不到的英俊男子,徐志摩的脸上露出了激动的神情,热情地招呼道:“开痕司先生,太好了。我们又见面了!”

    徐志摩非常敬佩这位新来的客人,尤其是他身上那种“抗世无畏的义勇精神”,他还写过一篇名为《开痕司》介绍性文章,称他是英国民族政治天才的代表者。

    这也是中国人第一篇关于这位天才的文章……

    在开痕司先生之后,又来了一位汉学家魏雷(Arthur aley),一位诗人卞因(Laurence Binyon),一位画家傅来义(Roger Fry)。

    这三位都是邪学会的成员,也是徐志摩这段日子结识的好友。

    稍稍介绍一下,魏雷和卞因都是在大英博物馆工作的学者,前者是后者的下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