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 都柏林 下

    第三百三十四章 都柏林 下 (第2/3页)

学生为什么成为了发言人呢?”

    “他的好朋友为什么被允许留在现场当记者了呢?”

    寇松侯爵替唠唠叨叨的丘吉尔解答道:“首相,温斯顿说的是尼奥-袁。就是那位爱因斯坦先生所推崇的中国家。”

    “哦,怪不得这个名字有点熟悉呢。他好像在美国有点名气。”

    不容易啊,真-日理万机的英国首相也知道了现在还没有日理万机的袁燕倏的名字。

    只听劳合首相用赞赏的语气说道:“我想起来了,这是一位用有正义感的中国绅士。据报纸上说他当场就严厉地批判了绑架者,还被凶残的匪徒给打伤了……”

    “打伤了?这就对了!”

    温斯顿-丘吉尔突然一拍大腿道:“他是故意的……不对,他们是故意的!”

    “什么故意的?”在座另外两位异口同声地问道。

    “我的意思是那个中国人和那帮匪徒是串通在一起的,他们在我们眼前演了一出戏!”

    丘吉尔怎么说都是日后的四巨头之一,绝对是一位聪明人,而且他又是真正的目击者。

    此时,他已经把整件事情想明白了。

    他“腾”地一下站了起来,连烟灰撒在了衣服上都没有注意到,而是背着手绕了好几圈。

    “我当时就觉得有点古怪,那些人为什么要把两位殿下单独关押呢?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啊。”

    “现在这件事情已经明白了。他们是要瞒着我们这些人质送走两位殿下。”

    “那么接下来的一个问题,他们为什么把那个中国人也给送走呢?”

    丘吉尔转过身子,向两位同僚大声问道。

    “为什么?”在座两位再次异口同声地问道。

    “因为尼奥-袁就是这起事件主谋!”

    “嗯……”这两位对视一眼,都觉得自己这位同事好像有点走火入魔了。

    劳合首相自然是不了解丘吉尔和袁大师的宿怨,寇松侯爵倒是知道一点。

    不过正因为知道一点,外交大臣才觉得丘吉尔心胸未免狭窄了一点,想象力未免太大了一点,光凭这些迹象怎么能断定尼奥-袁就是主谋呢?

    “他和两位殿下一起消失就是为了下一步计划!!”

    首相大人忍不住问道:“温斯顿,这下一步计划是什么计划?”

    “这下一步计划就是、就是、就是……”

    饶是丘吉尔是在历史上的大人物,他现在是以管窥豹,自然是“估到开头,估唔到结局”啊。所以他也只能“就是、就是、就是……”了。

    幸好此时,有人给他解围了。

    那位汉弗莱大秘走进来禀报道:“首相大人,还有两位阁下,国王和王后陛下召见你们。”

    三位英国内阁高官闻听此言,自然是站起身来掇拾了一下衣服,走向了会议室……

    中午时分。

    爱尔兰都柏林,郊外农庄。

    “咔哒咔哒咔哒……”胶片已经全部走完了的放映机发出了空机的声音。

    “呜、呜、呜、呜、呜、呜……”

    作为临时放映室的一座仓房之内除了这个声音之外,只有被极力压抑的饮泣之声。

    所谓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没有被扯蛋……不对,只因未到伤心时。

    对于这种场面,我们的袁大师,还有大明星和老肯尼迪那是一点都不意外。

    所以坐在一起的他们三位正在开小会。

    老肯尼迪很严肃地问了一个很严肃的问题:“尼奥,这部电影在爱尔兰的票价该怎么定啊?”

    事关小钱钱这种严肃问题,这位大银行家能不严肃吗?

    袁燕倏诧异地看了他一眼道:“约瑟夫,怎么你还打算问你的同胞收电影票钱?”

    “啊!难道这部电影要免费在爱尔兰放映吗?”丽莲-吉许吃了一惊,“这可是一大笔钱!”

    作为亲密爱人,她自然知道自己的中国情人表面看上去一副视金钱如粪土的做派,实际上还是挺看重小钱钱的。

    老肯尼迪也附和道:“是啊,我认为这部电影每个爱尔兰人都应该看一遍。我们爱尔兰人可整整有四百五十万人哪!”

    话说爱尔兰确实够悲催的,人口最高峰的时候正是大饥荒发生之前的1840年,有八百万。

    在此之后一路下跌,直到1940年才止跌回升,不过就算到了二十一世纪也没有超过八百万。

    四百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