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练兵(下)

    第133章 练兵(下) (第1/3页)

    朱由崧自然知道射箭是一门很深的学问,这门学问源远流长,从上古社会一直到现在,从最初为了生存的茹毛饮血,到现在的群雄逐鹿天下,经久不衰,直到二十一世纪的和平年代,奥运健儿不还在比射吗?

    射箭由易到难分为以静射静,即站在原地射静止的耙子;以静射动,即站在原地射运动的耙子;以动射静,即在飞驰的战马上射静止的耙子;最难的当然是以动射动,即在飞驰的战马上射运动的耙子。

    虽然此时刘肇基是以静射静,但古人一步相当于一米,八十米远能三发三中,没有一番苦功是办不到的,因此连朱由崧也抚手称赞道:“刘爱卿堪称神射。”

    刘肇基不以为然道:“陛下过誉了,‘神射’二字微臣实不敢当,不是微臣谦虚,真正的神射手是那武进士出身的川中名将张令张老将军,老将军膂力过人,能开五石的强弓,一马三箭,箭发必中,中必洞穿,百步之外取上将首级十拿十稳。可惜的是,四年前老将军在重庆平贼之战中不幸被贼射杀,但时至今日老将军威名尚存,尚无有人敢称‘神射’二字。”

    朱由崧听到这里对这个张令也倍觉遗憾,但更遗憾的是,张令既然堪称神射,却在战场上被别人射杀,那按照逻辑射杀他的人岂不是比张令更厉害?这是谁呀?被明将称为贼的,应该是义军,能射杀张令的定然不是一般的人物,明末实力最大的义军有两支,应该不是李自成的战将就是张献忠的摩下……

    朱由崧开动三身一体的思维,很快锁定了一个名字,这就是跟郑成功齐名的民族英雄李定国,想到历史上此人的赦赦威名,朱由崧恨不得立即与之在战场上相见,然而又想到相见却不是朋友,却注定是敌人,朱由崧不无遗憾。

    朱由崧的心理活动,别人当然不知道,离开了骑射场,他们君臣又来到了一个小山包面前,这里是负重跑的训练现场,教员一声令下,数百名兵卒要抢战前面一个山头,每人身上都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