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刘良佐除外,余者皆可投降

    第145章 刘良佐除外,余者皆可投降 (第3/3页)

子,就令刘良佐军心大散,纷纷唏嘘,惊为天人,但现在一听说皇上要开城,顿时色变,纷纷奏本进谏。

    朱由崧知道他们绝大多数是以自我为中心,害怕开城以后殃及自身,但阶级本性也不便说破,水至清则无鱼嘛,因此慨然道:“这些人以前是反贼,该杀;但现在,他们弃暗投明,朕也答应赦免他们,他们就是朕的子兵,必须得开城将这些人放进来,否则,他们弃了枪械,手无寸铁,必然遭到反贼的屠杀。让投降朕的子兵眼睁睁死在贼人的屠刀之下,而朕熟视无睹,无动于衷,倘那样他们会后悔投降朕的,倘那样谁还愿意再投降朕?”

    “皇上不可意气用事,要以大明的江山社稷为重啊。”

    “何为江山社稷?江山社稷是民本位,而非官本位;江山社稷珍视生命,而非草菅人命!没有子兵,何谈江山社稷?”

    “臣不惜以死相谏。臣附议。”……

    朱由崧和这些文官大臣们第一次顶牛了,此时他也领会到了明末文官跟皇上死磕是个什么情形,难怪当初崇祯皇帝欲哭无泪,叫天天不应,喊地地不灵了。

    这时,在刘良佐的叫嚣下,一些总兵、副将、参将、偏将、游击、伢将等带兵官亲手举刀斩杀了手下数名“准头不好”的兵将,那些弃械投降的兵将在奔向京城的过程中,死在弩箭和铳炮之下者才多了起来,伏尸遍地,鲜血把护城河水都染红了。

    朱由崧一看就急了,一把拉出宝剑喝道:“火速开城,再有阻拦者,斩立决!”

    “陛下尽管开城,臣愿领一支人马出城将弃暗投明者接进城中。”

    “陛下,臣愿意领一支人马在城门两边埋伏,放归顺者进城,将图谋不轨之贼斩杀,确保京城平安无虞!”

    以死相谏的文官东林党才闭口了。

    朱由崧一看,说话是竟然是江阴三公,不禁肃然起敬,叹道:“看来朕真的用对人了,有劳位爱卿了,准奏!”

    朱由崧这几句话,无疑给那些表面冒死力谏实则害怕殃及自身的文臣阁僚们一记重重的耳光,此前还有人不相信朱由崧用人唯才是举,横加阻挠,怀疑这怀疑那,如今他们都看见了,关键时刻,江阴三公挺身而出,京官幕僚未必有县城小吏管用!

    PS:晚上的更新送到,祝亲们周末愉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