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鳌拜陷阵(上)

    第296章 鳌拜陷阵(上) (第2/3页)

才几万人马。

    朱由崧将这些全部充作军费,还拨出一部分命人运往河南战场。

    现在不用补给,粮饷就能坚持两个月没问题,那时夏粮已经下来了,因此,粮饷问题朱由崧暂时不用操心。

    伊川在明代也属于洛阳所辖,是一个不起眼的小镇,还算不上一县,隶属于嵩县。

    但是现在不宽的伊河两岸附近,却陈列了两支人马。一边是朱由崧的四万帝师,他们远道而来,将士满身的征尘。河对岸则是一万鞑子的镶黄旗精锐,他们趁朱由崧立足未稳给予迎头痛击,领兵带队的是号称满洲第一勇士的鳌拜。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这个鞑子的急先锋一向不服人,到达洛阳后,根本不是坚守城池等待朱由崧的人马,也等不及离他们并不太远的阿济格的大队人马,而是稍事休整之后,率本部人马迫不及待地向明军主动迎来,结果双方在伊河畔遭遇。

    伊河是一条带状小河,四月份了雨水充足时不宽也不深,她像一个娴静的姑娘,静静地流淌,也许她承受不了残酷的战争,但此事却由不得她,此时她就像一个公平裁判,要见证两支劲旅在这里决一雌雄。

    表面上看朱由崧的人马占优势,四万多对一万,但实则不然,因为据斥侯来报,阿济格的一支人马有两万人,此时出现在永宁(今天的河南洛宁县一带。)领兵带兵的是清廷的平西王吴三桂,清廷的英亲王阿济格和智顺王尚可喜的主力七万主力已经过了渑池,正向洛阳移动。

    除了近在咫尺的鳌拜之外,这两支人马远的离他也只有二百来里,吴三桂离他只有一百多里,这个距离对于马背的八旗军来说简直不算个距离。

    如果在这里与鳌拜大战,估计吃不掉这支人马,就会陷入三支劲旅共十万敌军的包围之中,而被鞑子包了饺子,因此这场战争实质上是四万明军对战十万清军,总体形势还是敌众我寡。

    清军三路用兵,用意很明显,就是打算以洛阳或者说是鳌拜为壁垒,让吴三桂袭击他的后方,掐断其退路,前后夹击将他这几万人马消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