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多尔衮不淡定了

    第366章 多尔衮不淡定了 (第2/3页)

南直隶的百官感动得涕泪横流,望洛阳方向跪拜,自此为官更加敬业了。皇上如此勤政,他们焉敢懈怠?都希望朱由崧凯旋搬师之时,不因平庸渎职而被问罪。

    但朱由崧没有急着搬师,明军士气正盛,他决定不给鞑子喘息之机,乘胜出击,一鼓作气将鞑子们赶回关外老家。现在朱由崧可谓兵强马壮了,别的不说,光洛阳周围就有二十多万勤王之师。

    粮草短时间内也没问题,本来南明国库亏空,入不敷出,朱由崧靠抄家充内帑,从大太监朝赞周,到凤阳总督马士英父子,党羽阮大铖、朱国弻,再到四镇军阀,再到东林魁首,等等,别看国穷民贫,这些人富得流油,先后查抄了近两千万的银子,用来维持残明的运转。

    然而这也不能解决问题,大明朝连年的亏空太大了,加上天灾人祸不断,赈济灾民,这都需要银子来摆平,更有连年的战争是大规模的集体焚钱运动,那得多少钱来支撑啊!

    朱由崧的粮草给养之所以能宽阔地维持到现在,先是靠四镇军阀,接着是武汉的左良玉父子,现在又是鞑子,他们的无偿捐献,这些大胜仗所得的战利品解决了大问题,正所谓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没有吃没有穿自有敌人送上前!

    眼前一下子灭了英亲王阿济格和多铎两路大军,近二十万人马,其粮草给养全都以战利品的形成便宜了朱由崧,现在朱由崧粮草给养再维持一两个月没问题,夏粮马上就下来了,这年景虽然谈不上丰收,但要比冬天和青黄不接时筹集粮草容易得多。

    因此,短时间内朱由崧不必为二十万人马的粮饷而忧心,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大炮的弹药短却,洛阳城外的那次大爆炸虽然一次把阿济格、多铎、耿仲明、尚可喜等四大王送上了天,但那次将炸药和炮弹耗尽,虽然得了二十门红衣,但弹药极少,没有弹药,再厉害的大炮也是废铁。

    补充弹药的途径不外乎自制和购买,但这短时间内都不可能解决,也不能坐等弹药,炮营只有省着点发威了,炮营指挥使李柱石撅起了嘴,但眼下也没有办法。

    朱由崧决定继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