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奸细

    第374章 奸细 (第1/3页)

    就在祖大寿和吴三桂的人马败退、郑洪逵的人马胜利收兵到时候,一名清军的探子跑进了大名府向多尔衮和范文程禀报,奸细已成功打入明军的队伍!

    多尔衮和范文程相视而笑,今天这一仗完全是范文程策划的。要依着多尔衮,早就带着轻骑拉着大炮和朱由崧开始野战了。

    尽管算上吴三桂,六大王败得血本无归,但多尔衮仍然无法相信,明军能是八旗军的对手,除了当年袁崇焕的关宁铁骑跟八骑军还有一拼,剩下的什么蒙古、朝鲜、汉人军队,打野战全都得甘拜下风,这已经是经过无数次战斗证明的真理。

    对于朱由崧的两大王牌之师,多尔衮也不屑一顾。白杆兵的威名,他当然听说过。但是朱有松的忠贞营据说只有三千人马,指挥使据说还是一个十几岁的丫头片子。还有朱由崧的御营也不过五千人马。

    两大王牌之师合起来还不到一万人,这次多尔衮带来的满洲八旗光骑兵就达六万,再加上祖大寿的两万精锐,不用大炮,一走一过就能把朱由崧的两大王牌之师荡平。

    在多尔衮看来,朱由崧的人马之所以能打胜仗,主要依仗的还是炮火和诡计,而五大王或者六大王之所以失败,完全是在于骄傲轻敌,误中奸计。

    多尔衮这次来就是要亲自冲锋陷阵手刃仇人,为哥哥和兄弟两个亲人报仇的。

    但是范文程主张,打仗主要讲究的是策略,虽然他也不相信明军能够战胜鞑子,但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这种拼杀方式不可取。攻城为下,攻心为上。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施智而不使力是他最高的追求。

    这一点倒有他的祖上范仲淹的雄才大略,别忘了他可是北宋名将范仲淹的十七代世孙,只是没有祖上的英名,有的只是臭名和骂名。

    多尔衮采纳了他的建议,正好此时是祖大寿和吴三桂请令出战,这二人之所以急着要和明军开战,不是要争功劳,而是要用这种方式证明自己对大清忠心耿耿,洗清自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