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弘光大帝坐北京(2)

    第447章 弘光大帝坐北京(2) (第2/3页)

军队中的大老虎所得,还有打胜仗所得的战利品,另外他又从内帑中拿出了一部分,这样即凑合才勉强让战争支撑到现在。

    如果再打下去军粮供应就这个问题。必须筹措粮饷,夏粮虽然下来了。但是除了养活朝廷和各级官僚,赈灾的都不够,从老百姓身上增加赋税粮饷,无疑是自取灭亡之道。

    老百姓现在是苦不堪言,很多地方甚至出现了饥民相食的现象,再增加他们的负担,无疑于官逼民反,李自成和张献忠现在还没摆平。

    对老百姓必须减阻减赋,才能取得他们的支持,但还得增加收入,这就是个矛盾,要解决这个矛盾,必须休养生息大力发展生产,另外,可以从大地主大商人身上增加赋税,但这无疑是一步险棋,必须得运筹好。

    另外江南并不稳定,不说别人,海盗出身的郑芝龙就不是一个省油灯。

    现在朱由崧要做的是,喘息一下,一方面休养生息,一方面加强练兵,等兵强马壮,兵精粮足时,剿灭这些流贼不在话下,他还要开疆拓土。

    日后他临幸江南或者御驾亲征时,南京可以作为暂时的国都使用。

    因而,朱由崧延续崇祯帝的做法,这也算是保持了明末的特色了,在南京保留了一班人马,包括太监和锦衣卫在内,只是人员编制压缩了七成,只留下三成。

    让年事已高的姜日广、刘宗周和黄道周在南京从镇经营陪都,军事上留下五万大军由阎应元等江阴三公负责南京的防守,他们在编制上属于京营兵的分支,即隶属于北京的京营兵。

    然后朱由崧传旨,撤销五军都督府,成立京营殿帅,负责戍守京师,京营兵编制一共十五万,其中驻守北京的十万,驻守南京的五万,成立保护皇城和宫城的御林军,员额也是五万,设指挥使一人,指挥同知一人,指挥俭事一人,御林军直接对朱由崧负责,兵部和内阁均无权调动。

    仍然设六部,但政权和军权分开,从此后内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