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火并(中)

    第453章 火并(中) (第2/3页)

浩荡,对朱由崧忠心耿耿,特别是朱由崧御驾亲征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他在京师一天也没有懈怠,指挥着锦衣卫对文武百官时刻监视,使得朱由崧长期不在京师,但京师秩序仍然井然,下至黎民百姓,上至文武百官,没有一个敢妄议朝政,对朱由崧不利的。

    朱由崧收拾完了四镇军阀,又将满清鞑子驱赶到了关外,又把京师从南京迁到了北京,重新登基坐殿,北京的局势刚刚稳定,祖海作为朱由崧的第一禁军的一把手,对朱由崧更加赤胆忠心,他和李全配合默契,文武百官,黎民百姓,三教九流,五行八作,无不在厂卫的监视之下。

    郑芝龙造反的消息传到北京,祖海首先就替他的陛下想到了郑家在京城的势力,不只是郑鸿逵,郑成功和郑彩,还有这个自己的得力助手、锦衣卫的二把手、东厂的掌刑千户李全。

    祖海怀疑李全没有半点私人恩怨,主要是李全曾是郑鸿逵的心腹爱将,郑鸿逵奉旨镇守镇江的时候,李全是他的亲兵卫队长,如果再往前追溯,李全的老家在福建,也是郑家军的将领之一,跟郑芝龙郑鸿逵等人一道出身海盗。

    现在郑芝龙造反了,对朝廷威胁最大的显然不是郑芝龙和唐王朱聿键在福建和广东的势力,而是京师以郑鸿逵为首的几个姓郑的,当然包括这个李全,郑鸿逵,郑成功,郑彩,李全,这四人组合实力太大了,手握重兵,权倾朝野,一旦他们四个策动手下发动哗变,京师必然有一场血战,后果不堪设想。

    祖海曾被这李全暗中向朱由崧建议,先夺了这四个人的兵权,把他们控制起来,但朱由崧同样是付之一笑,不置可否。

    没有皇爷的指令,祖海当然不敢擅自行动,但是在锦衣卫干了这么长时间的祖海,当然有经验,那就是派出心腹的锦衣卫时刻监视这四个人的一举一动。

    郑彩进了郑鸿逵和郑成功的府宅,祖海立即就得到了报告,后来郑彩出了郑鸿逵的府,郑鸿逵和郑成功又带着几千兵马出动了,这一切都没逃过祖海的眼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