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0章 反间计(上)

    第660章 反间计(上) (第2/3页)

    真正忠于张献忠的算是大西的忠臣了又是一派,以正宫皇后李纳,抚南王刘文秀和左班大丞相严锡命为代表,他们已经有了降明之心,劝张献忠归顺大明。

    石门桥一战后,大西军元气在伤,孙可望和刘文秀带着残兵败将回到山上后,对大西王张献忠的打击很大,特别是京师现在又丢了,后来他又听说李定国在万县全军覆没,兵败遭擒,生死不明,他倚仗的就四王,也就是他的四个干儿子,现在这四位死的死,被擒的被擒,吃败仗的吃败仗,张献忠心里彻底凉了,内心里已经有了降意。

    但平东王孙可望极力反对投降,以他为代表算是第三派势力了。

    这三派论实力最强的就数孙可望了,孙可望位高权重,地位仅次于张献忠,现在他手下的兵将最多,超过三万,右丞相汪兆林,中军主将王尚礼都是他心腹死党。

    表面上孙可望反对投降是忠于张献忠的,誓死保卫大西政权,但实际上孙可望有私心,如果张献忠投降,就算朱由崧不治他的罪,他的大西储君就当不成了,张献忠那把椅子他始终没坐成,他不甘心就这么跟着他干爹投降,从最根本上说他放不下他的位置和权势。

    不得不说孙可望是个狡猾之人,这次兵败回到凤凰山,他害怕张献忠治他的罪,极力推卸责任,掩饰自己的过失。他把京师之失归结为李定国兵败被俘所至,石门桥一战,明明是他中了朱由崧的计策,被拖得筋疲力尽,最后在朱由崧的防线面前无能为力,但他却把这一仗的责任先推给了李定国,说李定国兵败导致他中计,后来的阻击战和突围战,他又把责任推给了沐天波的滇军,反正他没有责任。

    张献忠有降明之意,但是他一国帝王,这话他不能亲自出口,于是找了个代言人严锡命,身为左丞相劝谏张献忠归顺大明,张献忠问计于其他大臣,抚南王刘文秀和黔国公沐天波都同意归顺,孙可望气坏了,极力反对,并污蔑刘文秀和沐天波对张献忠有二心,难怪大西军凤凰山下一战一败涂地,竟然是他们与朱由崧暗中暗中钩打连环,当即传令把沐天波和刘文秀绑了要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