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3章 孝庄和多尔衮(二更)

    第793章 孝庄和多尔衮(二更) (第3/3页)

,其他的什么都不愿意做。在下要是有招儿,堪遭摄政王爷白眼乎?”

    说话间,两个人来到了洪承畴府。

    在一处院子里,宁完我见到汤若望。

    这个个头高高,满脸胡子,一身汉服的汤若望,对宁完我不屑一顾。宁完我开始游说了,把当年游水洪承畴那一套本事拿出来了,死皮赖脸不怕挨骂,祖宗奶奶家族三代,让汤若望随便问候。

    但是汤若望始终不为所动,只有一句话:“给我个地方,我要办学收徒,要不然就把我送回北京。”

    汤若望不是中国人,当然也不会忠于大明。但是他在中国生活了几十年,已经是半个明朝人了。大名有吸引他的博大精深的文化,作为一个基督教徒,他愿意把教义留在这个伟大而古老的文明古国,并传承发扬下去。

    客居大明多年的生活,他也接触了很多亲密的朋友,有官场上的,还有民间的。徐光启就是其中之一,两个人曾经一见如故,交流,数学,农学,天文历法等方面的知识。另外,大明的皇帝崇祯帝,也算是对他不薄,还让他在明朝为官,官舍教堂,让他得以收徒讲学。

    汤若望作为回报,和徐光启等人研制火器,一次就为崇祯帝生产了几十门红衣大炮。这些红衣大炮,拉到关外的战场上,曾经把满清鞑子轰得七零八落。

    后来鞑子入关,崇祯帝被逼自杀。鞑子推行血腥的奴役政策和杀戮政策,并把汤汤若望强行掠走掠走,损毁他的教堂,杀了他的教徒,烧了他的教义。

    在这种情况下,汤若望当然对满清鞑子充满了仇恨,对大明朝感情颇深。

    虽然洪承畴及时制止了鞑子们的野蛮行为,并对他以礼相待,但是汤若望依然对满清鞑子没有什么好印象,当然也不愿意为他们办事,在汤若望的眼中,满清鞑子不过是塞外偏邦,是野蛮的代名词。特别是现在他们又被驱赶到了关外,汤若望对他们,更是嗤之以鼻了。

    宁完我始终是无功而返,不敢来见多尔衮,只好来见顺治帝和孝庄太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