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6章 多尔衮的人生目标(一更)

    第796章 多尔衮的人生目标(一更) (第1/3页)

    汤若望没有想到,大清国的皇太后和皇上能一块来见他,而且皇太后和皇上没有劝他投降。而是全部答应了他的要求,比如说让他在大清管辖范围之内,随便可以办学,招徒,传他的教义,丝毫没有提其他要求。

    皇太后还亲自让他恢复了自由,把貂皮大衣亲自给他披上,还命人把人参汤端了过来,想亲自喂他。

    事实证明,在坚持原则方面,这个德国佬汤若望并不比洪承畴强多少。

    因此,汤若望被感动了。看来这些鞑子并非都是野蛮者,皇上和皇太后能礼贤如此,看来自己以前对他们是偏听偏信了。

    第二天,大清的有司衙门果然行动起来,选址设计图纸,建教堂,宣传招收学徒。这样一年之后,汤若望在大清国的京师盛京有了自己的一座教堂,教众陆续增加。

    清政府还派人来保护,有人敢来教堂阻挠他讲学传播教义者,轻则用马鞭赶出,严重者带走收监。

    宁完我和洪承畴还经常来这里看望他,丝毫没有提过其他的事情。人心都是肉长的,汤若望更是被感动了,在这里,他受到了比在大明更好的礼遇,这个德国佬的心已经动摇了,由大明倾向了大清。

    就这样,汤若望跟宁完我和洪承畴先成了好朋友,紧接着,他愿意为大清朝效命。

    在传教之余,汤若望开始为达子们设计生产大炮,西方的一个军工专家就这样,被孝庄皇后和顺治皇帝,联手拿下了。

    多尔衮有着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血性,开始时他脑子里写满了全是征服和杀戮,慢慢地他也认可了怀柔政策的巨大功效,有时比杀戮和征服更有用,比如说在降服洪承畴和汤若望等等,这些俘虏这方面。

    看来他的父兄是对的,想得到天下,只凭神武是不够的,须得讲究章法策略,有时候能事半功倍,重用汉臣推行汉化政策是必要的。

    很快他们也能生产出成批的大炮了,结束了火器全靠买的历史。而且他知道这个汤若望是兵器专家,大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