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2章 营救汤若望(3)(四更)

    第802章 营救汤若望(3)(四更) (第1/3页)

    多尔衮和顺治帝被朱由崧赶回盛京这几年,在宁完我和洪承畴的作用下,也有孝庄皇太后的功劳,鞑子们被汉化的非常快。

    从中央机构的设置到地方官的设置,再到军队的编制,基本上跟大明朝没有多大的区别。

    鞑子们最大的变化就是他们脑袋上金钱鼠尾辫变成了半剃半留的马尾长辫。

    大明的军队也有把总,大体上相当于后世的营长,手底下管着三四百人。只不过这是京营兵特有的编制,其他兵实行的都是卫所制。现在大清的军队也学习这种编制,成立了把总,以代替以前相应的军事编制的牛录。

    汤若望的教堂,多尔衮专门给他配了一个把总的清兵,负责保护教堂,维持秩序,保护汤若望的安全,就像他的亲兵卫队。另外是监督汤若望,怕他逃跑。

    这几年这个把总因为汤若望的表现出色,很听话,该传教传教,该为他们研制大炮就研制大炮,功劳不小,皇太后和摄政王对他都比较满意,因此这三四百鞑子兵就放松了警惕。

    这个把总每天派出几个队官,领着几十人在前后左右几个门,负责巡逻值守,这几年也平安无事,除了皇太后和摄政王召见,汤若望基本上也不到教堂外面,自然也没有人敢来这教堂寻衅滋事。

    因此这名把总带领着三四百鞑子兵,越来越轻松,每天随便派出一些兵力,例行一下公事就行。

    但是万万没料到这一天,鞑子的把总突然接到报告,说倘若离开了教堂,跟着一男一女两个汉人要出去讲经说道。而且这两个汉人都是来自大明的生意人。

    鞑子的把总就提高了警惕,因为盛京虽然是大清的京师,但是鱼龙混杂,这座城里住的不光有鞑子,还有朝鲜人,汉人,蒙古人,以及各地来往的商客小贩等。万一有大明的奸细混进来,汤若望万一出一点儿闪失,他这把总做不成不说,恐怕就是死无葬身之地。

    因此他立即穿戴整齐,带着亲兵卫队来到了教堂观看究竟。

    等了半天,汤若望和那名带着十几名鞑子兵跟着他去的鞑子队官还没有回来。

    得知汤若望去的地方离教堂不远。把总再次派人去打探,正在这个时候,有一名鞑子兵跑过来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