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2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一更)

    第942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一更) (第2/3页)

队占领了意大利,普鲁士,奥地利等国,兵锋所到之处无坚不摧,这些国家不想被亡国灭种只有宣布无条件投降。

    远在亚洲的大明朝本土,这个一千多万平方公里的大帝国,迎来了弘光大帝光复大明以来的第五次对农民减负减税,受益人口达到六千多万,万千民众齐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由崧一方面发动对外战争,一方面对国内农民减负,这几乎是不可思议的。

    因为自古以来战争打的都是银子,有些国家的统治者为了转发国内矛盾对外发生战争,这样没有战争的时候对农民盘剥,发动战争的时候,更是敲诈勒索,加收各种税收,强迫他们服兵役,闹得民怨四起。

    那是朱由崧光复大明之后就开始对农民减赋减税,对外战争这几年又连续减了几次,眼前这已经是第五次了。

    也许有人会问,朱由崧连年战争,消耗这么大,所需要的军饷,粮草给养从哪里来?

    主要是来自国库,但是国库不会长银子。农民的赋税虽然减轻了,朱由崧通过加征商业税来弥补。因为朱由崧知道,商人都比农民有钱。就是在明末战乱的年代,在大明朝偏安江南时期,江南的塞北的这些商人都富得流油。

    最著名的就是晋商,徽商,浙商,以范永斗为首的八大晋商富可敌国,还有著名的福建郑氏集团,也就是郑芝龙家族,亦商亦盗的那几年,垄断了整个台海峡,生意做到了南洋和东洋,无论是哪国的商船,或者军舰,没有郑氏集团的允许,休想从这里通行,就是大明朝廷也没有办法。不拿钱行吗?钱拿少了都不行,可以想象他们手里有多少银子。

    让有钱的商人交税,逐步增加他们的税收,是朱由崧的治国理念之一。农民本来就没有钱,种好他们的地安居乐业就行了,非要强迫他们交税,也榨不出多少油水,还会激起他们的反抗,李自成张献忠不都是例子吗?这纯粹是愚蠢之举!

    相反,减轻他们的税收,一定能够取得广大老百姓的支持。这一点,朱由崧脑子是清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