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祭祀河神

    第二十九章 祭祀河神 (第2/3页)

,得贤者九人。

    选于北方之士,得贤者十人,选于西方之士,得贤者七人。西方的贤人,该众自然是其中的翘楚,天乙也很喜欢该众,商国的大臣中,文武双全的大将,除了仲虺之外,如今又有了一个该众,天乙似乎就填了一双翅膀。

    选于南方之士,得贤者八人。

    选于中原,得三十人。用之以行各国,赈老恤穷,奖善访贤。

    盖已行帝王之道于天下矣!

    一年之间,陶唐氏、有虞氏、有仍氏等附夏之旁者数十国,俱来诉于商侯,请师伐夏。

    天乙看着天下诸侯来归,心中越发的喜悦,不管谁来投奔商国,天乙都以礼相待,从来不摆架子。

    商国广大的地域逐渐都接纳了商国的统治,各项政策也都调理到位,四处都能安定下来。

    伊挚惦记着斟鄩的妺喜,天乙其实在斟鄩也有一个人惦记,那就是左相费昌。

    大夏黄河之边。

    费昌的心情就如这黄河之水,看起来虽然平静,但是却无法看透,充满了困惑。

    第二天。

    费昌准备了猪和羊等,准备到河边的尧帝的古老祭坛来祭祀河神,河神会把费昌一起吃了吗?

    费昌准备好祭祀物品,来到河边的祭坛。

    费昌点燃河边香炉中的香火,举行祭祀之礼之后。手下把那些猪和牛等祭品投入河中。

    费昌心中默默祈祷着,“河神保佑,明年大夏风调雨顺,不要再是大旱了!”

    他继承部落首领之位时,正是履癸当政之际,当时,夏朝臣僚大都荒淫无度、奢侈腐朽。一些关心江山社稷、敢于直谏的大臣,或被莫须有的罪名治罪,或被贬官革职。

    大夏的子民徭役和苛捐越来越严重和残酷,大夏王朝的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面对天下人日益高涨的反抗情绪,费昌为夏王朝的前途十分担忧。他再也不能缄默不语了,于是冒着被砍头的危险,多次向履癸进谏,劝其俭奢华、轻赋税,减轻人民的负担,以缓和日益尖锐的阶级矛盾。

    奈何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