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国仇家恨

    第十章 国仇家恨 (第1/3页)

    刘协倒是真不知道里面的门道,但他知道这卫仲道和他的狗腿子是在找茬这就够了,嘴角勾起,淡然一笑,说道:“我这诗自然是不应蔡公收徒之景……”

    卫仲道听到这里,神色变得轻松,阴测测的想到:你自己都承认了,那可就怪不得我了。

    不料刘协接着就是沉声说道:“我这一首诗,虽然不应蔡公收徒之景,但却符合天下之势。如今胡人年年扣边,残害百姓。大汉却内患不绝,先有黄巾贼寇作乱,后有董卓把持朝政,各地州牧诸侯虽多,却只知道自保,没有一人愿意进身除贼平患。眼下秋收将至,胡人无粮,必定又会南下劫掠,边关各镇百姓又将遭受侵害。在下虽然只是一介书生,却愿意学那班仲升投笔从戎,让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弯弓而抱怨。大丈夫,当带三尺之剑,立不世之功。”

    “好,公子小小年纪,就有如此志向,我等每日只知道读书写字,留恋酒色,实在是惭愧不已。”有学子垂头丧气道,他是真的服了刘协。

    “我等平时自诩学有所成,可是面对每年胡人入关还不是无可奈何,只知道说朝廷兵马羸弱,边关守将无能,却从来不曾像兄台一样有舍身驱除鞑虏的壮志,今日听君一席话,茅塞顿开,茅塞顿开啊。”又有学子紧握拳头,恨声发言。

    自汉武帝派遣大将卫青霍去病出兵西域以来,大汉子民才渐渐免受匈奴寇关劫掠之苦,汉人、汉族的称呼也是在这个时候出现的。可是后来,大汉国力渐衰,天灾内乱频起,朝廷对关外胡人的威慑力大大降低,甚至有时候只能靠公主和亲才能勉强换取边关几年的平和。到了最近数十年,大汉内乱愈加严重,胡人各族却都有不世英才诞生,他们野心勃勃,无不想染指大汉这块地广物博的肥肉。每年秋收之时,草原水草枯黄,牛羊不能放牧,胡人便厉兵秣马,入侵大汉边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