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二章 不一样长征!不一样的新中国!

    第五百一十二章 不一样长征!不一样的新中国! (第2/3页)

音还真的是让人酥软,不过,此时中央银行人头攒动,老百姓都来了。

    这是挤兑?

    不是,这是兑换银元,遵仪的老百姓用手上的红军票兑换银元!

    没错,在红军要撤出遵仪之前,到处的张贴布告,告诉遵仪的老百姓,红军要走了,你们手上的红军币可以兑换银元。

    “你们红军真的很讲信用啊!”

    “是啊,是啊!”

    “姑娘,红军还要人不?我想参加!”

    这电视上出现的这一幕幕,可以说是俗烂的很,几乎所有这类剧集都有过,很多人看着也感觉假,可咱们这部《扁担银行》里出现,却一点儿假的感觉都没有。

    因为现在来看,红军就是信用好啊。

    要知道,就那个年代,你发了自己的军票,那很多军阀也是干过的,可当他们待不下去了,跑了,那是直接就跑了。

    可现在红军这边是张贴布告,让大家来兑换,这真的是跟别的军队完全的不同,他们不干这样的坏事儿!

    要怎么说,共党当年那就是得民心呢,他们不干那种让老百姓吃亏的事儿,因为他们自己就是老百姓嘛,就是活不下去的老百姓,被逼起来干革命的,那又如何会让同为老百姓的吃亏呢?

    那有人恐怕要问了,那红军币换大洋,大洋够换吗?

    够啊,当然够啊,因为兑换红军币的大洋根本就没动嘛,消耗的其实是另一个硬通货食盐嘛,而且因为食盐投放进了市场,这就导致比价的变化嘛。

    商业就是流通起来,那才能增值。

    这个事儿,基本上就没有影视剧说过,提过,就算是教科书里也没有,一点儿都没有,要不怎么说,这写教科书的,至少有很大一部分是该杀的。

    他们就告诉学生时代的我们,红军就是神仙,打仗都不用钱,甚至都不用吃东西,只要主义真。那就能扫荡一切牛鬼蛇神。

    这他妈不是在跟我们说,这历史有问题呢吗?

    所以,有些人容易相信一些个谣言。这个根源嘛……

    回到这个《扁担银行》,就这里面阐述的东西,确实是前所未有,主要就是宋红兵搜集的一些个资料,史实。而他搜集的资料,有两个主要的来源,一个就是《党史》。另一个,那就是一本书,叫《红色金融家莫钧涛》。

    就是之前的那个房门。那本书是他儿子写的,只要是莫钧涛自己讲述的一些个事儿。

    另外,遵仪这个事儿,在地方志里也是有的。所以。造不了假。

    其实,《党史》里有很多正能量的东西,要知道,共党用了28年,从无到有,打下了一个新中国,这里面是多强的正能量啊?这得经历多少的挫折,多少的艰辛才完成了这样的壮举啊!

    而在这个过程中。其实有无数的人,开动脑筋。自力更生,自主创新,这才有后来的成功。

    随着《扁担银行》的热播,这部剧的收视也越来越高,不过,涨幅还是比较小的。

    最高收视率到达了3%以上,但平均下来,还是只有1.5左右。

    说实话已经是很好了,甚至都超过了去年,而且在网络上的播放次数也是顺利破亿,网络播放,至少要比央视的播放晚一天嘛。

    后来的剧情也是很有有意思的,比如到了延an之后,那就主要是卖盐了,陕bei其实是重要的盐产区,而且这种盐跟海盐还不一样,属于青盐,这东西是可以用来刷牙的,曾经属于奢侈品。

    而到了建国之后,那事情就更多了,魔都的金融战,还有后来教科书上有写过的‘公私合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