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篇 第六十四讲 攻占幽州

    三国篇 第六十四讲 攻占幽州 (第1/2页)

    各位看官,上一讲我们讲到,汉献帝东归,曹操迎天子,迁都许昌,占了先机。袁绍没有采纳沮授建议,落了下风。袁绍和曹操有了矛盾,各自忍让,没有兵戎相见。袁绍要对付幽州公孙瓒,袁绍战略就是先北后南。

    公孙瓒老窝在易京,为了防守易京,公孙瓒下了很大的功夫。公孙瓒在易京外围挖了十道壕沟,这样可以阻挡敌人,减缓敌人的进军速度。又在城内垒起很多土台,高五六丈,台上建楼。这样既可以从高处观察敌军动向,又可以在楼上射箭。公孙瓒自己住在城中间最高的楼上,高十丈,用铁做门,男子七岁以上都不准进这个楼,身边只有妻妾。来往文书,都用绳索吊上吊下。这样也就减少了被刺杀的可能,公孙瓒准备死守易京了,在城中储存大量粮草。

    袁绍围攻易京,久攻不下。谋士田丰见军队长期停留在易京周围,打又打不下来。建议袁绍,不要在这里跟公孙瓒耗了,攻打许昌,夺取天子。这个谋略呢,风险大,收益也大,很难说正确不正确。但是呢,体现了灵活性,袁绍呢,比较死板,在易京跟公孙瓒死磕。袁绍没有采纳田丰的谋略,坚持先干掉公孙瓒,再做其他事情。

    公元198年,汉献帝建安三年,袁绍亲率大军,围攻易京,公孙瓒派他儿子公孙续向黑山军张燕求救。这一次,袁绍来势汹汹,架云梯,挖地道,连续猛攻易京。易京危在旦夕,公孙瓒手下将领,有的投降了袁绍,有的逃跑了,情况很危急。公孙瓒苦苦支撑,唯一希望就是黑山军张燕派援军来救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