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2章

    第882章 (第2/2页)

端倪。

    隋唐两代实行的都是府兵制。

    《隋书·高祖纪》载文帝所颁诏书云:“凡是军人,可悉属州县,垦田籍帐,一与民同。军府统领,宜依旧式。”

    这个诏令明确地道出了府兵制度的实质,就是“军民一体,兵农合一”。

    唐王朝基本上沿袭了隋朝的府兵制度,且非常重视府兵的训练。

    唐代折冲府平时的主要任务便是训练士兵,“居常则皆习射”。

    府兵集中训练在冬季,由折冲都尉率领兵士在府中进行。即便是赶上都尉进京值日,也有专门的教练教习。

    李世民甚至对值日的部分卫士“引于殿廷,亲自教射”,中多者赏以弓、刀、帛等,其将帅也“加上等考绩”。

    轮到值日的所谓“番集之日”,要进行课试,“有教习不精者,罪其折冲,甚至罪及刺史。”

    隋唐实行府兵制度,“始一寓之于农”,府兵由一般民户中简选,不再像以前只限于世袭军户等,实际上将兵源、武装、习武活动等扩展到了整个国家的基层。

    士兵的训练和考核制度,又必然加强整个社会对习武活动和武艺的重视。

    可以这么说,隋唐的府兵制度对武术的进步和发展无疑起了推动作用。

    第二个对大唐武术有极大促进的是,便是武举制。

    后世一般都认为武举制始于唐代武则天时期。实际上,非正式的武举制从隋朝便开始了,这一点还真要吹一下隋炀帝杨广,实际上杨广也并非是一无是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