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4章

    第954章 (第1/2页)

    第954章

    李世民把这个奏章写在屏风上,早晚阅读,引为借鉴。

    他对魏征说:“我现在知道我的过错了,我愿意改正,否则我还有何脸面和你相见呢?”

    由于魏征处处为国家的利益着想,对皇帝的批评毫不客气,李世民对他既尊敬又害怕。

    一天,李世民正在逗一只小鹞子,看见魏征走来,怕魏征责怪,急忙将鹞藏在怀中。

    魏征装作没看见,向李世民奏事,故意拖延时间,等他离开时鹞已死在太宗怀中了。

    魏征年老病重,李世民送医送药,使者相望于道路,来往不绝,并和太子一起去他家探望,把衡山公主许配给他的儿子魏叔玉。

    魏征去世后,李世民命朝中九品以上的官员都去吊唁,并为之亲自撰写碑文,刻于石上。

    为表彰他的功绩,寄托自己的哀思,李世民准备替魏征举行盛大的葬礼,但魏征的妻子不同意。

    李世民决定:尊重魏征的意愿,葬礼从简。结果,魏征就像一般读书人死去一样,只有一辆白木车子和一副白布帷帐为他送葬。

    李世民对魏征是既赏识又敬畏的,魏征病逝后,李世民悲伤地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

    这话的大概意思是:“一个人用铜作镜子,可以照见衣帽是不是穿戴得端正;用历史作镜子,可以知道国家兴亡的原因;用人作镜子,可以发现自己做得对与不对。现在魏征死了,我失去了最珍贵的一面镜子。”

    魏征一心要做良臣,“以谏诤为心,耻君不及尧舜”为已任。

    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他夙兴夜寐,兢兢业业,诚心诚意,竭尽忠心,以求在政治生涯中表现自己的品格和能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