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7章

    第957章 (第2/2页)



    李渊贵为太上皇,肯定不会缺吃少穿,但儿媳送的,跟其他人给的完全不一样。

    长孙皇后给李渊献冬衣,按照《旧唐书》的说法,就是要以“家人常礼”,表达对公公的孝敬之情。

    据《资治通鉴》记载,长孙皇后“更献饮膳服御之物”之后,太上皇李渊龙颜大悦,一家老少高高兴兴喝酒,一直到很晚才散席。

    李世民见老爹高兴,索性趁着酒兴提出由自己亲自抬轿,送李渊回宫,结果被李渊明确拒绝:“我儿是天子,天子怎么能抬轿呢?”

    李渊推辞之后,早就被父皇母后教好的李承乾出面说话:“天子不能抬轿,孙子可以抬轿啊。就让孙儿抬轿,送爷爷回宫吧。”

    于是乎,就出现了太子抬轿,送太上皇回宫的典故。

    此事典出《资治通鉴》的记载,原文是:“帝亲为上皇捧舆至殿门,上皇不许,命太子代之。”

    从这件事情来看,李渊和李世民父子,已经尽释前嫌了,而这一切,也都是由长孙无垢在其中调和的。

    长孙皇后这支双面胶,也因此得到了正史《旧唐书》和《资治通鉴》的一致好评。

    一个情商高的女人,在丈夫和公公出现矛盾的时候,应该学习长孙皇后的行事风格,充当双面胶,调和公公与丈夫的矛盾,只有这样才能家和万事兴。

    在家庭关系上,长孙无垢处理的相当好,而在朝政大事上,长孙无垢也常常能够给李世民带来正面的影响。

    就比方说魏征这件事,若是没有长孙无垢的劝阻,恐怕李世民早就将魏征给杀了,毕竟皇帝掌控着全天下的生杀大权,若是没有一位贤内助从旁劝阻,恐怕很难做到完全不滥杀无辜。

    听完长孙无垢的话,李世民脸上,难得露出了羞愧的表情。

    倘若是旁人来劝阻他的话,恐怕李世民早就勃然大怒,他身为皇帝,又如何能够处处受人掣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