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四章 连击

    第九百六十四章 连击 (第2/3页)

起来。

    另外还有十名士兵是负责解决烽燧,烽燧靠山体而建,高两层,顶层有火油和柴堆,六名士兵架起了两座人梯,另外四人攀着人梯跳上了屋顶,将火油和柴堆扔下城墙,其余六人则杀进烽燧内,里面熟睡中的五名士兵还没有醒来,便被杀死在梦中。

    百名撑竿士兵已经放下了竹竿,利用上面抛下的十座绳梯迅速攀爬上城,他们的任务是夺取并开启城门。

    就在一百五十名士兵上城的同时,三千士兵也奔跑起来,城头已经被完全控制,城门吱吱嘎嘎被拉开,三千士兵汹涌地杀进关城内.......

    这时,五十名进攻士兵已经不见了,他们在一名投降士兵的带领下,沿着一条小路向山顶攀去,数里外的山顶上还有一座烽燧,这座烽燧距离关城太远,听不见关城内喊杀声,但能看见关城上的烽燧火光。

    不仅如此,山顶上烽燧还能清晰看见黄河上的情形,如果几百艘战船在天亮后渡河杀来,烽燧上的守军也能看见,会立刻点燃烽火,通知南面十里外的另一座烽燧。

    而南面的烽燧虽然看不到孟津关的烽火,也看不到黄河上的情况,但它能看到洛阳城,它的任务就是通知洛阳城。

    三座烽燧便构成了北邙山的警报体系,敌军从北面黄河进攻,洛阳就会立刻得到消息。

    此时已快到五更时分,黄河北岸的两万骑兵开始率先登船,骑兵们牵着战马一个接一个上了船只,他们的任务也非常紧张,要连续渡河两次,第一次要渡过两万骑兵,这两万骑兵将直接杀向洛阳城,如果能直接杀进城内,当然最好,如果杀不进城内,也可以杀奔新安县,截断新安县一万守军的退路。

    这就是杨再兴的最佳方案,这个方案的最大特点就是快,但对进攻士兵的要求也非常高,必须环环相扣,一环失败就得不到最好的战果。

    率领两万骑兵的主将正是李慕清,另一名统制大将是李复兴,他将率两万军队攻打虎牢关,最后由呼延雷率一万军扼守偃师和孟津关。

    “不知对面的情况怎么样,有没有夺取孟津关?”大将李复兴沉声问道。

    李慕清望着黑沉沉的对岸,缓缓道:“于洪武应该可以,连殿下都对他有信心,我们更应该相信他。”

    “其实拿下孟津关我也认为问题不大,关键是烽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