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第六章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第1/3页)

    想到这里,李克青猛地一拍大腿,倒是把跟前的年长些的矿丁吓了一大跳。

    发现眼前的两个矿丁愣愣的盯着自己看,李克青也显得有些尴尬,忙拱手道:“多谢二位不吝赐教,听二位的口音不像是本地人,不知二位怎么称呼,日后李克青必有厚报!”

    这可不是李克青虚情假意,而是真心实意的想要报答这两个矿丁,若不是这二人,李克青哪里能想起还有这么个赚钱的好法子,知恩图报这个道理,不管身处何地、何时,都不能忘。

    “小兄弟不用客气,咱也只是把俺们知道的跟你说说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

    那年长的矿丁连忙挥手,示意没什么大不了,又指着边上那木讷青年道:“这小子叫赵大牛,是我的侄子。”

    接着又自我介绍道:“老小子我叫赵安成,旁人都唤我老赵,我俩叔侄是从外面逃荒到这里的,现在在场子里做些各杂事,混个饱饭。”

    得知两个矿丁是外乡人,李克青干脆坐下和两人拉起了家常,通过闲聊,李克青得知这叔侄二人都是从江西逃荒过来,前些年江西那边闹水灾,百姓颗粒无收,地方官不仅不开仓放粮,反而瞒报灾情,对百姓额外加征,奸商大户乘此机会大肆兼并土地,惜粮不售,当地百姓不得不卖儿卖女以求活命,不少人纷纷外出逃荒,赵安成跟他大哥两家人也跟着人流一路逃难到湖北,路上赵安成的老婆孩子还有他的大哥大嫂都饿死或病死在路上,叔侄二人就这样一路乞食到谷城青龙山安顿下来。

    想到过往悲惨往事,叔侄二人也不由得伤心落泪,望着两条汉子在自己面前动情落泪,李克青也颇有感触,自己家的田地不就是被奸商吴老爷逼的贱卖了么,只是自家还没沦落到跟赵安成叔侄一样沦为流民,不过以自家目前的窘境来看,这一天迟早也会到来,也会在大多数中下层破产的农民、手工业者、挑夫、走贩等身上发生。

    对于赵安成叔侄的遭遇,李克青也只能表示同情与安慰,却并不能帮到他们,因为现下李克青家的情况也很困难,属于朝不保夕的那种。

    在和赵安成叔侄告辞后,李克青的心情非常沉重,他也问过赵安成叔侄,奸商和官府如此逼迫,为何没人站出来说话。

    面对李克青的疑问,赵安成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推说民不与官斗,好死不如赖活等安慰自己的话,对于家人死在逃荒的路上,虽然感到十分悲痛,可也是无可奈何,只寄希望于亲人来生能投胎到好人家,过上好日子。

    汉人有一个通病,就是日子得过且过就行,只要不饿死,哪怕受再大的耻辱、破家的仇恨,只要能活、甚至侥幸不死,只要能卑微的活着就行。甚至有些人看见其他人被官府奸商逼的家破人亡,也只是会庆幸家破人亡的不是自己,更有甚者,反而会幸灾乐祸,盘算自己能从其中得到什么好处,殊不知等到自己家破人亡的那一天的来临,其他人也会用同样的眼光看待自己。

    即使是被逼的走投无路,想反抗,人们也都指望其他人当出头鸟,自己能在后面捡便宜最好,造成的结果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遭受饥俄、疾病、贫穷和统治阶级的残酷剥削而流离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