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蜂窝煤的前景

    第十六章 蜂窝煤的前景 (第1/3页)

    李克青所信奉的唯有人定胜天一途,虽然每个人所处的环境、家世各有不同,可命运是可以改变的,不怕你不想,就怕你不敢做。

    但是在这近似奴隶社会的满清,社会阶层固化,满洲贵族勾结汉族劣绅疯狂吸食汉族百姓的民脂民膏,有些人一出生就凌驾于他人世上,受他人供养,而对于大多数下层平民来说,他们自出生之日起便已经被烙下了“奴隶”的印记,像猪、羊一样,理应被榨取,被宰杀,哪怕流离失所,饿死路边,也没人会理会,正应验了那句老话“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不过,对于乾隆三十四年的大多数人来说,安于现状,向现实妥协,即便穷困潦倒,无衣无食,做牛做马,也只能将其归咎于“命数”不好,丝毫没有想过为什么,甚至连一句抱怨也不敢。

    “我所信奉只有人定胜天一途而已,上虽有天,不过事在人为,想那陈胜曾说过‘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所谓‘命数’只是一些却懦无能之人聊以**的话罢了!”

    李克青的一番话惊的朱兴差点人仰马翻,刚喝进去嘴里的酒也几乎要喷了出来。

    接着,心情稍微平复了不少的朱兴眼珠子转了转,悄声道:“不过这话要是传到有些人的耳中,怕是不能善了。”

    “此间只有你我二人,我想以朱兄的为人,定不会将我所说的话外泄吧!”

    李克青似笑非笑的看着朱兴,道:“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例如前元的蒙古鞑子便如此行事,最后落得个失民心、失天下的结果。”

    “嘶...”

    朱兴一声低呼,再次震惊,在小心的观察了四周,确认其他人都已入睡,周遭无人后,嘘声道:“李兄弟,切莫多言,这‘鞑子’二字日后不可轻言。”

    虽然李克青嘴里念叨的是蒙古鞑子,心里其实想到的却是满洲鞑子,因为酒精的作用,一时快言快语,忘了当今的统治者却是满洲鞑子,想到之前朱兴也说了一些抱怨当今朝廷的言语,李克青倒也不怕朱兴去揭发自己。

    好在朱兴听了李克青的话,除了叮嘱其慎用言辞外,并没有其他特别的反应,只是望着李克青的眼睛闪烁着异样的光彩:“日后若有事可来谷城县来找我,老哥我绝无二话。”

    然后,像是下了什么决心一样,从怀里掏出一本发黄的旧书放到李克青手上,并小心嘱咐道:“若是无事的时候,可以看一看,有什么疑问可来谷城县大牢找我,切记,此书不可传与外人。”

    粗略扫过手中的旧书封皮,只见上面就写了两个字“论语”,除了封皮有些陈旧外,倒与平常书籍没有什么两样,李克青看也没看,点点头便将书贴身收在怀中。

    李克青也挺高兴,若是跟朱兴攀上交情,日后在谷城县办起事来也是方便了许多,虽然这典史朱兴的官不大,可好歹也是官呀,有“编制”在身,换在后世可是相当于一县的公安局长,权利不可谓不大。

    看他这人貌似也对着鞑子朝廷有些不满,行为还神神秘秘的,以后不定可以拉拢一下,随即拱手道:“那就承蒙朱大哥日后多多关照啦!”

    接着又是一番推杯换盏,直到二更时分,两人方才各自睡去。

    第二天,在跟叶知县亲自指派的“谈判代表”范富学达成煤场以后每年上缴一千五百两银子的“管理费”后,李克青便热情的送走了范富学和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