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深谙朕心

    第四十九章 深谙朕心 (第2/3页)

傅恒因督师缅甸,二月间就启程赴云南,因此这首揆的头衔就自然落到了两朝元老,出生满洲名门世家的尹继善头上。

    皇帝向臣子问策,这首揆尹继善应该站出来搭话吧!

    可没想到,堂堂的文华殿大学士兼军机处首揆尹继善此刻却低着个脑袋,眼睛死死的盯着地面,好似没有听到皇帝的问话,站在那里像个柱子般巍然不动。

    尹继善自然是人老成精,宦海沉浮了这么多年,乾隆问话的意思他心里再清楚不过,心中暗道:“这皇上的意思摆明了就是想与缅甸议和罢兵,可是又碍于面子不愿开口,于是就想让手下的大臣主动提出议和,他好顺坡下驴,事后若缅甸情势反复,这提出议和的罪名可就得落在我的头上,为防万一,这锅我可不背。”

    见尹继善不说话,文武大臣们的眼光又瞄上了与战事关联紧密的户部尚书兼军机大臣于敏中和兵部尚书蔡新,可两人也是一副两眼望青天的样子,看来也是不准备开口了。

    眼看早朝即将冷场,军机六大臣之一的福隆安只好从人群中站了出来,开口道:“皇上,臣以为,如今之情势就像两只猛虎相搏,双方都已力竭,唯有坚持到最后的那一方才是胜者,否则就前功尽弃,自乾隆二十七年与缅贼开战,时至今日业已七年矣,我朝耗费无数人力物力财力,一二品大员、战将死伤无算,才有今日之胜绩,理应趁缅兵新败,火速进兵直捣黄龙方为上策。其一,可抚慰阵亡将士之英灵,其二,可使缅甸小邦畏我大清天朝之威仪,复不敢叛,进而震慑化外四夷,使其不敢窥伺天朝,其三,吾皇先平大小金川,灭准格尔部,定回部,此次若再平缅甸,实乃皇上之福,大清之福。”

    福隆安一番话下来,洋洋洒洒数百字,只讲的口干舌燥,可心里却暗自得意,心想自己的这番忠言可算是分析的有理有据,合情合理,虽然心疼父亲傅恒远征缅甸染病,可为了大清的江山社稷和皇上的赫赫威名,自己忍痛向皇上提议继续进兵,实乃为皇上为大清着想啊!

    此刻,宝座上的乾隆面如止水,面色如常,看不出来是喜是忧,可内心里却是如翻江倒海般难受,不禁暗骂道:“福隆安,你爹傅恒怎么生了你这么个蠢儿子。”

    虽然心中怒骂福隆安,可面上乾隆还是点头道:“嗯,福隆安言之有理,缅甸小邦目无天朝,确实应该严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