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非常手段

    第一百零五章 非常手段 (第2/3页)

了,很多青壮并不是单枪匹马加入光复军,而是全家老少都来了,而且加入光复军的初衷大多都是为了全家吃上一口饱饭,要是只许青壮加入了军队,青壮的家人怎么办?难道一起收留吗?

    如果不能让其家人也跟着有饭吃,那么这些新加入的青壮也不会安心留在军中,战斗力肯定会大打折扣。

    还有就是不少谷城本地人也许为了吃饱饭,也许是因为其他一些原因加入到了李克青的光复军,日后若是光复军战略转移,转战其他省份,这些本地士兵能否与家人别离,跟着大军转战也是一个问题。

    试想,若是有一天为了战略计划需要放弃谷城乃至离开湖北,要是手下的士兵不肯离开家乡,或是害怕留守的家人遭到清军报复,士兵大面积逃散或者哗变都是有可能的。

    当这些问题摆在李克青的面前,因为李克青起事,先前的蜂窝煤和生铁的生意已经停歇,没了之前那样的收入,不仅要养活军队还要养活这些家属,这压力可不是一般的大。

    思前想后,李克青倒是想到了一个好法子,只是这个法子可能会让人联想到明末的流贼。

    那就是将军队的家属整编成营,像军队一样实行军事化管理,眼下在谷城县将一些原本属于士绅地主的土地交给这些家属耕种,以自给自足。

    若是以后大军需要转移,那么这些人也要跟着大军一起走,编成后营,说通俗点也就是变相的裹挟百姓。

    此方法也不稀奇,历朝历代农民起义之初,大多就沿用此法,例如明末李自成、张献忠等流寇,还有太平天国等都是通过裹挟大量百姓从军,

    在起事之初,这种办法有许多好处,一来可以壮大声势,造成人马众多的假象,二来可以破坏满清统治的根本,如蝗虫过境一般,破坏满清在当地的统治根本,也就是人口,第三就是可以使将士用命,因为将士的家属都在后营,为了家属安危和生存,前线的将士焉能不用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