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襄阳城下

    第一百一十章 襄阳城下 (第1/3页)

    谷城县城外,寅时刚过,满编八千名光复军士兵排好队列缓缓出城。

    城头上悬挂着一个新鲜的首级,正是破城之日被许奇宁绑在城门洞子里,作为礼物送给李克青的孙知崇。今日大军出征,被李克青特意拿来斩首祭旗,也了结这满清狗奴才的罪恶一身。

    为了预防部分新兵因为恐惧半路出逃,同时也为了保密需要,李克青并没有告诉这些士兵要去何处去做什么。

    短短不到十天的功夫,这些新加入的新兵并没有经过严格的训练,这次攻打襄阳府新兵们也不是此战的关键所在,带上他们出征除了给这些人长长见识、锻炼实战能力外,主要目的则是为了实现李克青计划中的重要一环。

    光复军大队刚出城没多久,许多闻讯赶来的后营老弱妇孺就挤满了城门口和城墙上,巴巴的望着远去的亲人背影满是忧虑神色,更有不少妇女和老人开始哭泣。

    许多光复军新兵见到这一幕也是迟疑、惶恐,不过在军官的鞭子和强令呵斥之下,还是咬牙跟上队伍。

    望着这一番出征的情景,李克青想的很明白,战争就会死人,就会有伤亡,不能有妇人之仁。

    按照新的编制十人为一伍,伍长小旗。五十人为一哨,主官为总旗,一百人为一队,主官为百户,一千人为一营,主官为千户,五千人为一师,主官为指挥使,三师一万五千人为一个军团,主官为都督。

    由于不少新加入的新兵还没来得及训练火枪齐射和线性队列,因此许多新兵都是派发自清军缴获的刀枪等近战兵器,缴获自清军将官的几百套棉甲则被稍加改造上色成了光复军军官的铠甲。

    官达色所乘的上好战马自然落在了李克青的胯下,其总兵铠甲则被加以修复之后套在了李克青身上。其余被缴获的一些清军战马大多被分配给了骑兵营,差些的蒙古驽马被分给百户以上的官员当坐骑。

    走在大军前方的旗手则是刘湾村的老矿丁出身赵大牛,长得人高马大,威风得紧。他举着绣有“大汉光复军”五个字的大旗,翘首昂扬的走在队伍最前方,颇为自豪。

    这次攻打襄阳府,李克青责令后营所有的保安人员和除孩子老人以外的妇女都被勒令随军出征,并让这些人都在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