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柳条铺~~

    第一百一十五章 柳条铺~~ (第2/3页)



    说罢,梁勇便吩咐剩下两个清兵将带来许多的清兵绿营服装扔在地上,让光复军的人换上,其余妇女儿童则打扮成死尸体,由假扮清军的光复军士兵抬出大营,许奇宁则会在外接应,以保周全。

    汉江北岸十公里外的柳条铺,天刚微微亮,柳条铺岸上的鱼市却已经开市,渔民们纷纷把从江里打上来的鱼运到这里贩卖。虽然鱼价不高,可为了养家糊口,这些渔民还是忍痛贱卖手里的江鱼,换些小钱上岸采购一些生活物资。

    昨夜风雨早已停歇,可江面上仍然弥漫着层层浓雾,乳白色的雾从江中升腾而出,遮住了视线,汉江江面上被雾幕遮得严严实实。

    王老汉今年60多岁,一辈子在江上打鱼为生,老伴早年就过世了,现在和儿子儿媳和孙子、孙女一家五口人住在船上。

    一家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祖上三代都是渔民,靠着在江上打渔换些吃食。

    前些年因为官府的税钱越来越高,地痞无赖更是欺行霸市,打上来的江鱼根本卖不上好价钱,缴了官府的税钱和鱼市一霸赖老大的保护费之后,根本就剩不下几个铜子儿。

    再加上进江打渔的人越来越多,这日子一天比一天难过,连孙子生病抓药请大夫的钱也没有。

    正当王老汉一筹莫展的时候,从邻居老赵头那里得知,襄阳北码头荆襄船行招船工,只要肯下力,懂的操船弄浆,不仅包吃包住,而且每月还有一两银子的工钱。

    王老汉起初并不相信天底下有这么好的事儿,可在老赵头再三保证绝无虚言,且听说他的儿子也在船行里做工之后。

    于是,王老汉便抱着将信将疑的心思,让他儿子去襄阳码头去探探清楚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可王老汉的儿子这一去还真就给聘上了,工钱待遇跟老赵头说的一模一样,而且每月都有休假。

    这下可把王老汉给乐坏了,有了儿子在荆襄船行做工,一家人的燃眉之急就这样给化解了,孙子请大夫借的钱也已经还上了,这逢年过节的一家人还能添几身新衣裳,买些酒食啥的。

    王老汉原本以为他自己后半生就可以这般无忧无虑,在船上颐养天年,享受儿孙满堂的天伦之乐。

    可没想到就在上月,却出了一桩不得了的大事,他儿子做工的荆襄船行突然被官府给查抄了,听说船行里的人还和官军起了冲突,这会儿还官军被包围在码头。

    据江上的客商传言,船行的东家李克青原本是个反贼,一直在密谋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