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败家子 落魄走歪路,盗古墓 放出僵尸王

    第三十章 败家子 落魄走歪路,盗古墓 放出僵尸王 (第1/3页)

    在吉林省的东南部,有一个叫辑安县的小县城,距县城百里左右,有一个挺大的村镇,叫赵家沟,全村基本上都姓赵,只有两家是后搬来的外姓。

    赵五爷原名叫赵耀庭,意思是:光耀门庭,乳名叫小五子,他身上有四个姐姐,男丁只有他一个,在赵家,他可是独苗宝贝,娇生惯养。

    父母怕他去学堂读书受欺负,就把先生请到家里来教他读书识字。

    赵五爷家,那可是赵家沟的头号大财主,全村一半以上的人家,都是他们家的佃农。

    在赵五爷十五岁的时候,他的父母就给他娶了媳妇,家里的大事小情,都是他爹一手操办,根本就不用他插手,而他每天的工作,就是拎着鸟笼,在大街上闲逛,或是找三五个酒肉朋友,聚赌狂饮,时常喝得烂醉如泥。

    后来,他媳妇生了两个儿子,老大叫赵龙,老二叫赵虎,这可把赵五爷的父母乐坏了。

    常言说:老儿子,大孙子,老太太命根子。

    爷爷奶奶拿这两个孙子,真成了宝贝疙瘩,从断奶开始,就不再用他爹妈管了,一切饮食起居,都由奶奶亲自打理,赵五爷两口子更是乐得清闲呢。

    每天吃过早饭,赵五爷便提着鸟笼,来到街心的乐享茶楼喝茶聊天,到了中午,去百味鲜饺子馆,点一盘精肉大葱水饺,他只吃饺子馅,剩下的饺子皮就不要了;下午,约几个哥们去百乐门赌局,玩上几把,他也是输多赢少,图的是乐趣,输赢他并不在意,天天如此,这简直成了他的规律。

    就在赵五爷四十岁的那年,他的父母染上了瘟疫,相继去世,那时候,他的两个儿子也十几岁了,在学堂读书。

    由于他从来都没有管理过家务事,对土地的经营,更是一窍不通,他的四个姐姐远嫁他乡,也不能回来帮助他,只能任由他自行处理了。于是,他就干脆把土地廉价出售了,这样,就可以一次性得到一大笔钱了。

    坐吃山空,即使有座金山,也总有吃没的时候。

    不到两年,赵五爷家的日子,就开始捉襟见肘了,两个儿子也因为没钱读书,而辍学在家,他老婆劝他出去找点事做,以养家糊口,可是,他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其他什么事都做不了,为这事儿,两口子没少吵嘴,可是,赵五爷依然我行我素。

    他老婆一气之下,跟一个走乡串户的货郎跑了。

    老婆一走,赵五爷的耳根清静了,他每天在小饭馆买点吃的,爷三儿对付着吃一口,然后他就跑到赌场去,想靠赌博来赚钱,可是,人穷运气差,他竟然一次都没有赢过,手头的那点儿钱,也输得差不多了,后来,他干脆就在赌场借高利贷,想把本钱捞回来,没想到,越捞越深,高利贷也越滚越多,赌场老板,看看他欠的也差不多了,直接就收了他们家的宅院抵债,给他弄了两间小土坯房,让他存身,至此,赵五爷就彻底沦落到沿街乞讨的地步了。

    后来,他的四个姐姐回来过一次,看到这个不争气的弟弟,把赵家偌大的家业,败的精光,心里真是又气又恨,由于各自的经济条件也不是很好,所以,给他扔下点钱,就再也没有回来过。

    赵五爷的这两个儿子,完全继承了他好吃懒做的衣钵,每天守在家里,就等着他给弄吃的,把赵五爷气得咬牙切齿的,心里想:如果没有你们这两个累赘,我或许还不会落到这步田地!

    但是,气归气,毕竟是自己的儿子,他也没有什么办法。

    这一天,赵五爷走在大街上,正为下一顿吃的发愁呢,忽然听到身后有人喊他:“哎,那不是赵五爷吗?快进来坐坐嘛!”

    赵五爷回头一看,原来是百味鲜饺子馆的蔡老板,正站在店门口,向他招手呢。

    他犹豫了一下,还是走了过去。

    “赵五爷,您这是要去哪啊?怎么好久都不来啦?”蔡老板笑呵呵地看着他。

    赵五爷尴尬地笑了笑说:“呵呵,没事儿,出来闲逛!”

    蔡老板一把拉住他的袖子说:“您可是好长时间没来光顾小店了,来!我让厨子给您弄盘精肉大葱水饺,您坐下来慢慢吃!”

    赵五爷脸红脖子粗的挣脱了蔡老板的手,连连摆手说:“不了,不了,谢谢蔡老板的美意,我今天没带钱!”

    蔡老板仍然笑呵呵地说:“没关系五爷,今天我请你!”随后,又凑过脸去小声说道:“另外,我还要送你点东西呢!”

    赵五爷半信半疑地跟着蔡老板进了饺子馆。

    蔡老板来到后厨,和厨子说了几句,然后回到赵五爷的身旁:“五爷,我已经和厨子说了,您稍等一会,我去去就来!”说完,拍了拍他的肩膀,神秘地笑了笑,转身走了。

    赵五爷愣愣地坐在那,不知道蔡老板在搞什么鬼。

    不一会,堂倌端上来一盘刚出锅的精肉大葱水饺,放在赵五爷面前的桌子上,笑容满面地说:“五爷,您慢用!”

    此时的赵五爷,早就被鲜香的水饺,吸引得眼睛都挪不开了,管他蔡老板是什么意思呢,先吃完饺子再说吧!

    他抓起筷子,夹了个饺子,整个地丢进了嘴里,烫得他一边呼呼地吐气,一边用舌头卷动着,没嚼几下,就咕噜一声,咽了下去。

    紧接着,又夹起一个,塞进嘴里。

    旁边的堂倌笑呵呵地说:“五爷,您慢点吃,不够吃,后厨还有呢!”

    赵五爷点着头,嘴里‘唔唔’着,吃的速度却没有慢下来,不一会的功夫,一盘水饺就被吃得一个不剩。

    正在这时,蔡老板回来了,手里提着一个装得满满的白布袋子,放在赵五爷的面前:“五爷,这是送给您的,您打开看看吧!”

    赵五爷狐疑地看了蔡老板一眼,又看了看面前的白布袋子,伸出手解开袋子口,打开一看,里面竟然是微微发黄的面粉,奇怪的是,面粉里还掺杂着一些绿色的干菜屑。

    赵五爷抬起头来,疑惑地问:“蔡老板,这是怎么回事?”

    蔡老板收起了嘻嘻哈哈的神色,一本正经地说:“五爷,与其说是我送你的,不如说是你取回自己存在这里的东西!”

    赵五爷更糊涂了,嘴里自言自语地说:“我自己的东西?我什么时候存过这些东西啊?”

    蔡老板看着赵五爷:“您真想不起来了?您记不记得,以前来我们店时,您是怎么吃水饺的?”

    赵五爷皱着眉头想了想:“哦,那个时候我吃水饺,只吃水饺馅,不吃水饺皮!”

    “对啊,这就是被您扔了的水饺皮啊!”蔡老板指着白布袋子说:“我看着这些水饺皮,扔了太可惜了,就拿到外面晒干了收集起来,然后再重新磨成粉,想送给最需要的人,没成想,您自己倒成了最需要的人了!”

    听到这,赵五爷的脸‘腾’地一下子就红到了脖子根,心里就好像打碎了五味瓶,酸甜苦辣咸,不知道是什么滋味了,嘴里只能连声道谢:“谢谢蔡老板,谢谢蔡老板,都怪我当初太败家了,这也是老天对我的惩罚啊!”

    蔡老板叹了口气说:“唉,人哪,做事不能太过了,常言说:人在做,天在看!谁知道自己将来会走到哪步呢?好了,你把你自己的东西拿回去吧,以后也要找点事情做,因为别人帮得了一饥,帮不了百饱啊,什么事还要靠自己的!”

    赵五爷红着脸点了点头:“是,是,是,我知道了,以后我会领着孩子好好过的,谢谢蔡老板的忠言相告,我走了!”说完,扛起那袋子面粉,灰溜溜地走出了饺子馆。

    回到家,赵五爷做了一锅面汤,他坐在一旁,看着两个孩子吃得有滋有味,心里别提多难受了:自己四十多岁的人了,竟然让别人给上了一堂教育课,两个孩子因为生活在这样的家庭,怕被人耻笑,白天都不出屋,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不行,一定要想办法挣钱!可是,自己又什么都不会,怎么挣钱啊?

    赵五爷思来想去,两个眉头都挤在一起了。

    忽然,他的脑子里灵光一现,眉头也舒展开了:有办法了!

    原来,三天前他参加了一个葬礼,那是邻村任大财主的父亲去世,因为两家人是亲戚,赵五爷父母在世的时候,两家经常走动。

    任家的这个老爷子,有一个最大的爱好,就是喜欢收藏古玩杂项,家里收藏了不少各个朝代的瓷器、玉器、青铜器,竹雕、玉雕、牙角雕。

    而他最钟爱的,也是经常在手里把玩的,是一个玻璃内画鱼藻纹鼻烟壶。

    这个鼻烟壶,通高7.5cm,腹宽5.8cm。鼻烟壶造型浑圆,椭圆形足,两侧面雕饰兽面衔圆环。烟壶腹部两面饰相同的鱼藻纹,金鱼、鲤鱼自由地嬉戏,其中一面的左上角书有“癸卯夏伏作于京师”款。此鼻烟壶出自晚清北京三大内画名家之一叶仲三之手笔,按叶氏生卒年计,“癸卯”当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这也是深藏故宫的四款清代皇家极品鼻烟壶之一。

    当年的赵五爷,除了喜欢养鸟外,再就是喜欢研究古玩,每次去任家做客,都会和任老爷子一起探讨研究古玩的一些知识,有时间也会去辑安县城里的聚雅斋古玩店,淘一两件古玩回来。

    后来,因为家道中落,为了生活,不得已,把多年收藏的那些古玩,全部低价卖给了古玩店。

    三天前,得到了任老爷子去世的消息,虽然囊中羞涩,但是,毕竟是亲戚关系,赵五爷买了点烧纸,前去参加葬礼。

    封棺的时候,他亲眼看见任大财主,把他爹平时爱不释手的鼻烟壶,放进了棺材里,别的人不知道这个鼻烟壶的价值,他可知道,虽然不是价值连城吧,但是,也绝对价值不菲!他当时心里还在惋惜:这么极品的宝贝,埋在土里,实在是太可惜了!

    今天忽然想起这个事来,如果把那个鼻烟壶弄出来,岂不是能卖个好价钱?

    可一想到要挖坟掘墓,他的脸,就像被巴掌打的似的发烫,不由得叹了口气:唉,良心丧于困地,没办法啊,为了活命,也只能如此了!

    想到这,他来到两个孩子跟前,咳嗽了一声:“嗯啃!大龙啊,你们哥俩吃完没?爹和你们说个事儿!”

    赵五爷的这两个儿子,胆子非常大,老大赵龙今年十七岁,老二赵虎十五岁,因为曾经生活在显赫的家族里,非常有自豪感,现在到了如此落魄的地步,心里落差之大可想而知,他们白天不敢出去上街,怕被人耻笑,只有在夜深人静之时,哥俩个才偷偷地溜到村外的山上去散心。这样一来,无意中却练出了胆力。

    两个孩子放下筷子,疑惑地望着他:“爹,什么事啊?”

    赵五爷未曾开口,先叹了口气:“唉,儿子,咱们家现在的状况,你们也看到了,再不想办法,我们就要挨饿了!”

    赵龙还没说话,赵虎抢着说了:“爹,那你说有什么办法吗?”

    赵五爷歪着脑袋,眯缝着眼睛说:“办法嘛,爹倒是想出一个来,就不知道你们俩,敢不敢和我去干?”

    “爹你说,什么办法?只要我们哥俩能做的,就没有‘敢不敢’这三个字!”赵龙拍着胸脯保证。

    “嗯,不愧是我赵五爷的儿子,有胆量,有志气!”赵五爷满意地点了点头。

    赵虎在一旁着急地催促说:“爹,你快说啊,到底是什么办法啊?”

    赵五爷伸着脑袋,凑到两个儿子的面前,小声说:“今天晚上,我们去挖坟盗宝,你们敢吗?”

    赵龙赵虎一听,兴奋得差点跳起来,因为在家里憋闷得实在是太久了,今天要做一件这么刺激的事,能不高兴吗?哥俩儿差不多异口同声地说:“敢去,太好了!”

    赵五爷真的没有想到,两个儿子竟然这么高兴,这么痛快地答应了。

    他开始着手准备应用的工具:铁锨,钢钎,锤子,灯笼。

    到了晚上,大约二更左右,赵龙赵虎心急火燎地,一直在催促着他爹快点走。

    赵五爷把那些铁工具,装在一个袋子里,交给两个儿子拿着,自己拎着一个没有点火的灯笼,悄悄地推开门,伸出脑袋左右看了看,这天晚上,天上没有月亮,外面漆黑一片,周围静悄悄的。

    他回过头招了一下手,两个儿子紧跟在他的身后,三个人像幽灵一样,溜出了村子,急匆匆地向北山的方向奔去。

    任老爷子的墓地,在北山的一个山湾里,距离他们家,大约能有十里地左右。

    因为有亮光怕被人发现,赵五爷拎着个黑灯笼,在前面跌跌撞撞的走着,两个儿子跟在后面,倒显得非常轻松,嘴里不停地催促着他爹‘快点走’。

    赵五爷烦躁地回头,小声地骂了一句:“催什么催?这黑灯瞎火的那么好走吗?你他妈的是夜眼啊?”

    他真不知道,他的这两个儿子,还真的练成了夜视的能力。

    因为白天不出屋,晚上除了天气不好之外,几乎每天晚上都要出去玩耍两三个时辰,不但练出了胆量,同时也练成了夜视的能力,所以,晚上走起路来,毫不费力,这可就苦了赵五爷了。

    虽然夜路难行,但是,这爷三的速度也真是可以了,不到半个时辰,就来到了任家的墓地,这可真应了那句东北话:贼快啊!

    赵五爷让两个儿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