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秦皇陵 无名陷险境,地宫内 大战残暴君

    第三十七章 秦皇陵 无名陷险境,地宫内 大战残暴君 (第1/3页)

    穿云箭,是后羿射日时留下的一支箭。

    那还是远古时候发生的事情,当时天空上出现了十个太阳,它们都是天帝的儿子,

    本来是十个太阳,每天一换,轮流当值的,可是,它们觉得很无聊,决定一起周游天空,那样一定会非常有趣。

    就这样,十个太阳一起出现在天空上。

    这样一来,大地可受不了了,河流干涸,森林着火,人和动物烧死无数,没有被烧死的,也都发疯似地寻找可以躲避灾难的地方,和能救命的水和食物。

    一时之间,哀鸿遍野,所有生灵,都犹如在火海中挣扎。

    这时,有个年轻英俊的英雄大神叫后羿,他是个神箭手,箭法超群,百发百中。他被天帝召唤去,领受了驱赶太阳的使命。他看到人们生活在火难中,心中十分不忍,便暗下决心射掉那多余的九个太阳,帮助人们脱离苦海。

    后来,后羿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把那九个太阳射了下来,立下了盖世神功,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但他杀了天帝的儿子,天帝怪罪于他,把他和嫦娥贬到凡间做了凡人,把他神箭的箭头拿掉,虽然仍有定日月的法力,但是,却无法起到伤害的作用了。

    这就是穿云箭的来历。

    说起照妖镜,那本是托塔李天王的一件宝物,宝镜一照,立现真身,妖魔鬼怪,无处遁形,当真是一件稀有之宝啊。

    无名婆婆得了这三件宝贝,那可真是如虎添翼了,心里的那股高兴劲,就甭提了,带着大黑小白,高高兴兴地下了太白山,出了秦岭的主峰,向北麓而来。

    这一天,来到了秦岭北麓的一个支脉,骊山。

    来到骊山脚下时,已经是晚上的月上中天了,那天正好是八月中秋,一轮圆圆的月亮,高高地挂在天空,像一个大银盘,把如水的月光,洒向山川大地。

    当无名婆婆她们走到骊山北麓的时候,隐隐约约地看见林木葱郁,谷峰相间,有一个浑圆的山体,山体之上,有一排人影在晃动。

    无名婆婆心里非常奇怪:这个时间,又是在这荒山野岭,怎么会有人出现呢?一定不会不是什么善类,非鬼既妖吧!

    想到这,她慢慢地靠了过去。

    越走越近了,借着明亮的月光,无名婆婆仔细一看,当时吓得大惊失色。

    原来,山上并排站着十二个身材高大的人,它们身上穿的都是古代将士上战场时穿的金属盔甲,从呆滞死板闪着亮光的面孔上看,这些人都是黄铜铸成的,而不是真人,他们正对着月亮做着吐纳,虽然是铜铸的,腹部竟然还一起一伏的,太诡异,太恐怖了!。

    无名婆婆心想:这些铜人肯定是一群妖邪,如不尽早除去,定然祸患无穷啊!

    想到这,她悄悄地把开山杖移到胸前,刚要作法击出。

    那些铜人觉察到了有生人的气息,马上‘唿哨’一声,‘噌!噌!噌!’全部钻进了土里。

    无名婆婆一步跃上山顶,那些铜人已经踪迹皆无了,浑圆的山顶上,没有留下一丝的痕迹。

    无名婆婆四下看了看,从形状上看,这个山体像是一座坟墓,可是,从规模上看,谁又能有这么大的坟墓呢?这分明就是一座山峰啊!

    无名婆婆嘱咐大黑守在上面,自己下去看看。

    说完,闭上双眼,步云履往地面上猛地一跺,口中念道:“皇天千刃,后土万层,追妖寻踪,立隐身形!”身体随之下蹲,瞬间隐入土里。

    不一会,双脚落到了地面上,无名婆婆睁开眼睛,“哇!这是哪里啊?好像是一座古代的城池啊!”

    只见这座古城,有内外两重城垣,内外城廓有高约八至十米的城墙,内城呈矩形,周长能有几千米,北墙有二门,东、西、南三墙各有一门。外城也呈矩形,周长能超出内城的一倍以上,城的四角,都筑有角楼。

    在内城的中部,有一道东西向夹墙,正好将内城分为南北两部分,北半部分,有一些便殿附属建筑群,南半部分,是一座高大的封冢。

    看到这,无名婆婆心里明白了,这还真是一个陵墓啊!谁的陵墓能有这么气派宏伟啊?哎呀!莫非是秦始皇的陵墓?

    一想到秦始皇,无名婆婆心里不由得一阵紧张起来,她从坊间传闻中听说过,秦始皇挥舞着赶山鞭驱山填海之时,被龙王三太子抢走了赶山鞭,因为又气又急,他在回咸阳的路上,一病不起。半途上,遇到个游方的道士,两个人在后账中密谋了很久,后来,道士走了,秦始皇把贴身的大臣叫过去,安排身后的事,好像是已经知道了自己的死期一样,安排好一切之后,果然就撒手归天了。

    对于秦始皇的死,有不少人猜测他是诈死,很可能是在修炼一种魔界里的魔魂大法,这种魔魂大法一旦修炼成功,就会成为不死的人魔,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可就麻烦了。

    无名婆婆正在想这些事的时候,忽然听到外城的东侧传来了人喊马嘶之声,顺着声音找过去,找到了兵马俑的陪葬坑。

    在这个深五米左右的坑底,每隔三米架起一道东西向的承重墙,兵马俑排列在墙间空档的过洞中。

    这些陶制的武士俑,面部神态、服式、发型各不相同,个个栩栩如生,形态逼真,排成三列横队,每列七十人,其中除三个领队身着销甲外,其余均穿短褐,腿扎裹腿,线履系带,免盔束发,挽弓挎箭,手执弩机,似待命出发的前锋部队。

    其后,是六千个铠甲俑组成的主体部队,个个手执三米左右长矛、戈、戟等长兵器,同三十五乘驷马战车间隔在十一条东西向的过洞里,排成三十八路纵队。

    南北两侧和两端,各有一列武士俑,似为卫队,以防侧尾受袭。

    这支队伍阵容齐整,装备完善,威风凛凛,气壮山河,是秦始皇当年浩荡大军的艺术再现。

    让人惊奇恐怖的是,这些陶俑军队,竟然缓慢不断地变换着队形,但是,如果不仔细地看,还真看不出来,那些人喊马嘶之声,也是它们发出来的。

    无名婆婆看到这,心里不由升起一阵恐惧:是什么魔法,能让这么多的陶俑动起来?看这个样子,应该是刚练成活动不久,如果到大功告成的那一天,这些陶俑从下面出来,那人间岂不是要遭遇一场空前的浩劫吗?现在必须除掉这一隐患!

    想到这,无名婆婆开了天目,仔细地观察每一个陶俑,发现它们的眉心间,都有一个小红点在一闪一闪的,并且,每闪一下,陶俑就动一下,看来,这个小红点就是操纵陶俑的灵魂。

    无名婆婆用开山杖的杖头,轻轻地点了一下那个小红点,小红点不见了,陶俑也不动了。

    ‘哈哈!果然机关在此!可是,这成千上万的陶俑人马,那得多长时间才能点完啊?’无名婆婆灵机一动‘有了’

    她弯腰在地上抓了一把沙土,在两手掌间摩挲片刻,嘴里默念咒语,意念起处,随即,双手一扬,把沙土抛向空中,嘴里喊一声:“变!”

    只见那些细碎的沙土,纷纷扬扬间,化成了一只只矫健轻灵的啄木鸟,飞向各个陶俑,双爪紧紧地抓住陶俑的耳朵,那长长的、坚硬的利嘴,啄向眉心间的红点,只一下,红点就不见了,陶俑也不动了。

    一时间,陪葬坑内,‘嘟嘟’之声不绝于耳。

    不消片刻,整个陪葬坑里的陶俑,都不动了。

    为了稳妥起见,无名婆婆又仔细地检查了一遍,接着,又把其余陪葬坑里的陶俑,也用这种方法处理完毕,这才长出了一口气。

    忙完这些,无名婆婆忽然想起:自己是追赶那十二个铜人来的,那些铜人现在何处呢?最有可能的,就是在陵墓的地宫里,因为,地宫是存放墓主人棺椁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