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9越南又坠机了

    NO:19越南又坠机了 (第1/3页)

    “如果单单是为了满足指挥官阁下的恶趣味,我们可以去制造这些产品,但是我们还是建议用这些加工能力,制造可以飞行的战舰。我们头顶有两百米的海水加岩石,就算是全世界的核惮都扔到这里。也不能动我们分毫。”

    “这可是两百米深的海底,怎么飞出去,一出去还不被海水压扁了。”

    “我们可以造一艘可以潜水的航空母舰!当然不是你们地球上的那种航空母舰,我们的航空母舰是可以飞出地球的。”

    “那好吧,按你说的办,不过还是给我造十艘核潜艇吧,就是我之前说的那种,人机两用的,拿来卖钱,送礼都不错啊!”

    “那好吧,指挥官阁下!在不占用其他项目进度的情况下。预计完成时间20个月,第一艘完成时间大概在两个月”

    “好吧,两个月还可以接受。毕竟美国老造一艘要好几年”

    接下来的几天,林峰一直在这个基地转转。这里几乎什么都有。林峰甚至看到了很多非常复杂的数控机床。粒子传送器,虽然说是万能机。但是效率太低,只适合做超高精度的东西。比如生产金属氢就必须用到它,生产芯片也可以,医疗器械更是没问题。他可以做任何手术。但是你要用他生产机器人,可以倒是可以,但是那就是蜗牛速度了。所以现阶段数控机床才是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老高这里能够生产什么样的数控机床”

    “指挥官,阁下要什么样的都可以。以地球标准的数据来看,我们这里的机床已经属于天顶星科技了。我们的小型粒子加速器可以实现操控中子。刀具全部是用金属氢。我们可以做到的加工精度,最低可以比他们高一千倍,”

    听到这里林峰热血沸腾了,自己学的就是机械自动化。自己对这个行业再了解不过。

    自美国在50年代末搞出世界一台数控车床后,机床制造业就进入了数控时代,中国在六十年代也搞出了第一代数控机床,但后来中国进入了什么年代,大家都知道。等80年代我们再去看世界的数控机床水平,差距就是20年了,其实奋起直追还有希望,但国营工厂不思进取,到了90年代,我们再去看世界水平,已有30年的差距了。中国改革开放前走的是苏联的路子,什么叫苏联的路子,举个例子来讲:比如,生产一根轴,苏联的方式是建一个专用生产线,用多台专用机床,好处是批量很容易上去,但一旦这根轴的参数发生了变化,这条线就报废了,生产人员也就没事做了。

    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与美国有十年的蜜月期,数控机床也是那一个时代,进入国人的视线,中国从美日引进了一批数控机床。90年代初,中美蜜月期结束,国际关系的重大变化使机床技术引进遭遇困境,西方各国开始对中国实行长期的技术封锁,数控机床正是重点。当年苏联只从日本东芝搞到四台九轴数控机床,就让本国核潜艇静音性能大大提升,令西方苦心经营数十载、耗巨资建成的反潜探测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