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茶寮的反击(6000多字啊)
第二百四十六章 茶寮的反击(6000多字啊) (第2/3页)
全、仔细。
老头子笑笑,把三份报纸分了分,拿起来第一份,第二份,叠在一起。
“这两份报纸报道的内容大体差不多,我看过了,现在说第一件事。”林老头磕了磕桌子,说道:“未雨绸缪……那个姓江的小子,应该早在两个月前,就算好会有这么一出事情了。”
“两个月前?”林晋德诧异。
因为要做这笔生意,他之前特意去仔细了解过茶寮辣条,所以,他没法不困惑:“两个月前,他们好像才刚弄出这东西。”
“我就是这个意思。”老头子点点头,摘下胸口的钢笔,给三个儿子划了一段文字:
【每一根茶寮辣条,其实末端都凹印有一个“C”字,不很明显,但若细心观察,必定可以发现。而假冒伪劣的辣条,是没有的。至于引发儿童住院的那些辣条,以及销售那些辣条的小卖铺,我们已经都配合相关部分工作人员查实,确认属于假冒伪劣产品。】
【附对比图】
这个从工艺上没难度,林晋德紧接着生出的一个困惑的是,“这……爸你是说他留着这个,就是等这一天自证清白?”
“可不是?这玩意工艺太简单,若是提前说了,就废了。”林老头说。
小儿子林平才从旁问:“既然工艺简单,那现在公开了,以后不也废了?”
“对的,所以他压根就没想过,以后还靠这个。”林老头笑着说了一句,在报纸上找段落,查到最后,又用钢笔划了两段文字。
第一段:
【如果你以后还买到了假冒辣条,别扔,恭喜你,茶寮驻庆州办事处的工作人员将很乐意陪你一起维权索赔,追究贩卖假冒辣条的商店及小卖铺的责任,除价格赔偿外,医药费赔偿,精神损失赔偿外,企业所得赔偿,也将归你所有。】
“这是有奖打假啊?还不花自己的钱。”林平才反应过来道:“可是为什么追究的是小卖铺的责任?”
到这会儿,反而是即将做生意的小儿子对这些细节最感兴趣。
“缩短程序,减少麻烦,节约成本……”林老头笑一下说:“还有,他在吓唬那些小卖铺。因为它们比起那些制售假冒辣条的作坊来,更公开,更胆小,更容易逮住,也更犯不着,它们又不是只卖这一种东西。”
“那他们怎么管得了那些小卖铺从哪进货?万一是小卖铺老板被骗了呢?”林平才又问。
话刚问完,二哥林复礼拍了拍他的肩膀,示意他看林老头划出的第二段话。
第二段话内容,从地址到电话,再到名称,详细罗列了目前庆州市内与茶寮签有销售经营合同的所有总计二十二家食品批发部。
另附茶寮驻庆州办事处的电话和地址。
“这份东西怕是会被送遍庆州市大小食品店,小卖铺。”林老头说:“要是我开小卖铺,为怕麻烦,肯定也选这些批发部进货。”
“所以,他是准备从进货渠道上进行控制。”小儿子林平才跟着道。
林老头点了点头,说:“我也不太懂生意,猜测是这么个意思,操作起来,管住二十二家签了死合同的批发部,应该不算很难。”
林平才已经投入了,点了点头,仔细琢磨一会儿,边想边道:“这样是应该能解决不少问题,不过如果有另外一家企业,干脆也不假冒了,自己弄一个牌子,造出来一模一样的东西,还是一样能跟他抢生意。”
“嗯,我也是这么想的,这事怕是避免不了。”林老头说:“大概他也是这么想的,所以……唉,本来这会儿饭点,不准备让你们看的。”
“什么?”三个儿子困惑。
林老头把报纸翻了个页,丢到他们面前,说:“自己看,不过看了要是一会儿吃不下饭,不要怪我。”
这一页的相关报道,被横向一条线分成了上下两块。
上半部分,图文并茂,拍摄的是假制假作坊的现场。
污水,色素,满地乱扔的,或破麻袋装着的辣条,满是污垢的机器……最恶心的是油,简直像臭水沟里捞起来的泔水。
文字还特别介绍,证据查实,名为黄老同的作坊主曾将某养猪场病死,掩埋超过十日,已经严重腐烂的一窝母猪和小猪全部挖出,熬油,用于制作辣条。
三兄弟看到这些,虽然没吃过假冒辣条,依然禁不住一阵又一阵的恶心反胃。
而下半部分,展示的是茶寮辣条干净整洁的厂房,戴着消毒口罩和手套的员工,严格的消毒程序,还有品牌食用油存储,面粉仓库,辣椒粉存储等等。
两者对比反差无比强烈。
林老头大概之前也受过冲击,皱一下眉头,不看,笑着说:“我是老了,反正也吃不动那东西,但如果自己或孩子爱吃,要吃的人,你们觉得,他们以后还敢去买别家的,相像的东西吗?”
林复礼微笑,默默松一口气。
林晋德喜上眉梢,暗自握拳。
林平才沉思一会儿,嘀咕道:
“可是这样做的结果,会不会两败俱伤?”
“应该不会。短期内,产品整体的销量大概会下降一些,但是长远来看,品牌唯一性和可靠度的建立,太可怕了,简直可能要垄断。”
“小到威胁小卖铺,中到明确和捆绑批发商,大到品牌形象和信誉的建立。都算到了。”
“把危机当广告来做。”
他嘀咕这些话,林老头和林晋德,林复礼都有听见,互相看看,都点头,老三说不定还真适合做生意。
“好了,把报纸收起来,去客厅坐会儿,等开饭。”林老头招呼一声,当先走去。
父子四人坐在客厅看电视,那两份印有假冒作坊恶心图片的报纸已经被扔到墙角了。
林复礼捧着刚刚林老头搁下的第三份报纸,看得津津有味……
准确的说这其实不能算一份报纸,它更像是那些街边低叹兜售的专门收集奇闻异事的低级消遣读物,什么历史十大名妓,某某将军背后的故事之类。
“这都快写成破案了。”林复礼看完,爽心爽气,笑着评价道。
是的,江澈除了正规报道,还把调查制假作坊的事情添油加醋,按网文逻辑编写成了一篇悬疑破案小爽文,刊登在地摊读物上。
“是挺好看的。”林老头笑了笑说:“我之前也是一口气读完,舒畅。”
林晋德和林复礼听见,抢着去看,一样看得津津有味。
“想不到吧,那小子,连事情在老百姓中间的传播问题都考虑了。他变这个,就是为了让街头市井里头,大伙儿口耳相传啊,毕竟正规报纸,看的人没那么多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