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原来是他

    258、原来是他 (第2/3页)

上仙人的,没有找到,却发现了北磁极在这个岛屿上面留下的灵气,顺着裂缝找到那处洞穴,就回家带着弟子,在这个地方开了个洞府修炼。

    洞府大成后,才府成记之。

    张易对于这些古人很是熟悉,历史上叫火龙的有两人,北宋时候的火龙真人,是张三丰的师父,还有一个火龙真君是唐朝吕洞宾师傅。

    张三丰在历史上很有名气,以武入道,入道后,人称张邋遢,活了212岁,是历史上有名的超长寿者,历经宋元明三朝,他做的修炼诗《无根树》是道教修炼重要典籍,简洁准确,通俗易懂。

    张易描写功法全是白话文,同样是害怕云里雾里的描述,让人看不懂,增加歧义。

    张易对于这段历史早就考证过,却没有想到火龙就是谭峭,难道点化张三丰的也是谭峭?

    张易放开神识,在这个屋子里反复寻找,最后在石桌侧面,找到两个字:“黄裳”,刀刻划痕很浅,字体很幼稚。

    张易看到“黄裳”两个字,忽然又有了想法,此黄裳应该就是金庸伪托在《射雕》中那个九阴真经的作者,北宋词人,考中进士第一名,徽宗遍寻道藏经典,就是让黄裳校对,刻印成《政和万寿道藏》。

    黄裳应该是火龙道人的弟子,从小在洞府中生活过,精通道家修炼之术,加上文采风流,才被宋徽宗钦点为《道藏》校对之人。

    金庸选择他写了《九阴真经》也是有原因的,这个人确实是修道之人。

    张易学习明史时,看到有人考证过,黄裳是黄宗羲的祖宗,因此这个洞府就变成黄家的秘密基地。

    洞府和张三丰无关,不然按照张三丰到处收徒建道观的脾气,这个地方灵气充沛,早就被他的道观占据。

    对于一心求道的人,北极不算远。谭峭是金丹期来这里的,剑仙是他的弟子,他还带着小徒弟黄裳。他们都老去后,黄裳回到中原,黄裳后来又回这里修炼,这个窿龛肯定是黄裳做出来的,最终他自己也坐化在这里。

    张易知道其他地方也不需要再寻找,他回来时,把几处踏脚点用手斧切掉,一般人也就过不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