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你是禅

    番外 你是禅 (第1/3页)

    九州,西域大周。

    比起其他几域来,大周皇朝的文风似乎更浓郁些。

    自太祖始,便是如此。

    文治,武功。

    寻常人家想要出人头地,读书入官场总比习武入沙场来的更容易些。

    西域往西,便是一望无垠的捕鱼儿荒漠。

    荒漠边缘处,有一块绿洲。

    不大,却也不小。

    南北纵横三千里,山河俱全,名作宛州。

    虽是边地,可要单论文风,这里却足以列入大周皇朝前三甲。

    自古,在大周便有着宁州多名将,宛州多国士的说法。

    至于雷州多仙人,青州多名-妓,那就是民间另一种说法了。

    宛州靠近捕鱼儿荒漠的地方,有一座边城。

    边城往西,是一座名作镜湖的浩瀚大泽。

    群山环绕,平日里总是被一股朦胧雾气笼罩,有一种磅礴感。

    大泽镇,也因此而得名。

    镇子不大,约莫七八千人口。

    百年来,却是出了七八位状元。

    官位最高的,正是当朝太傅。

    镇上人都说,镜湖大泽去不得,山间住着妖怪。

    偏偏,有一年轻人不信邪,一人结庐而居大泽深处。

    年轻人姓李,单名一个蝉字。

    算起来也是大泽镇乃至数十里外边城家喻户晓的人物。

    原因无他,三年前,正是这个年轻人,于大周万千文人中脱颖而出,成了金榜题名的新科状元。

    说起来,朝中那位李太傅与李蝉来还算得上是同宗同族。

    论辈分,李蝉更是得喊老太傅一声叔祖。

    金銮殿上,有老太傅举荐,自然更能让大周的圣皇陛下高看一眼。

    要说,这般福缘深厚也算祖上积德。

    偏偏,李蝉不知是中了什么邪,拒绝了圣上赏赐,也不要官职。

    更有那传言说,这位新科状元,连白帝城‘大明宫’里那位于万千宠爱于一身‘金枝’都是一并狠心婉拒。

    那一日,白帝城头。

    那位当今圣上膝下最是宠爱的小公主,望断了城头。

    约莫真是文人的骨气作怪,李蝉愣是连头都未曾回一下。

    留书一封,劣马归乡。

    甘心做一介布衣,窝在这穷乡僻壤。

    既然如此,那还考什么状元?

    回了乡,便是变卖了家产独身一人搬去那浩瀚大泽当中。

    结庐而居,颇有几分隐士味道。

    镇子上那些往日邻居亲朋也不是没有劝过,偏偏李蝉似乎是铁了心的。

    谁的话,也听不进去。

    李氏如今辈分最高的李老太爷就曾在他搬家那一日堵住院门,劝他“那镜湖大泽多有妖狐出没,最擅勾人魂魄,如何住人?侄孙金榜题名本就是祖上积德,这般才华既然不想做官,何不留在镇子里,都教导教导小辈们读圣贤书,若门下再出一两位状元,岂不美哉?”

    对于老太爷,李蝉自是不敢违背的。

    背上行囊,也不说话,‘噗通’一声跪在老太爷身前,只说“侄孙心意已决,还请太爷成全。至于妖狐一说,读书人自当养浩然气,何惧于山间精怪?”

    老太爷见如此,也只能长叹一声家门不幸,颤巍巍在两个童子搀扶下心灰意冷离去。

    如李蝉所说,读书人读圣贤书,养浩然正气,自然不惧于妖狐精怪。

    所以,当初李蝉看见月萝时,惊讶远胜过惊惧。

    没错,月萝是妖怪,正是李老太爷口中的狐妖。

    那一年,李蝉刚刚及冠。

    他那时潦倒,住在镇子外寺里。

    那位据说了活了三甲子的主持说,李蝉这个年轻人与佛有缘。

    上辈子,说不上是那修成正果的高僧转世…

    好在寺里僧人心善,除了每月收些不过半钱银子租金外,也就仍由他住着。

    至于伙食与夜间灯油钱,就得靠个人想辙了。

    冬夜寒冷,李蝉舍不得购置暖炉,只好裹着被子坐在桌前苦读。

    下午不过喝了一碗粗粮粥,未免有些饥肠辘辘。

    这个月资助了隔壁那位比自己还要落魄几分的同仁后,这身上的钱囊也就羞涩下去。

    最后一点灯油也快燃尽了,只能眼睁睁看着烛火暗下去。

    李蝉不由长叹一声,正打算和衣而眠。

    忽然,房门外传来一阵响动。

    在昏暗的光线里转头去瞧,就看见一个扁扁人影从紧闭的门缝里侧身挤进来,极辛苦的模样。

    天生胆大,李蝉也不觉得怕,就这般静静瞧着。

    许久,才看清这人头上有一双黄澄澄狐耳。

    这狐还没发现李蝉已经看见了她,刚从门缝里挤进来,身体还是扁的,比纸厚不了多少。

    约莫是因为修为不够,变不回来,就这般如同剪纸一般轻飘飘落进屋子里。

    也不去理会不远处坐着的李蝉,狐狸自顾自地伸出扁扁爪子去揉脚,然后是腿。

    由下至上,渐渐把自己揉圆了回来。

    李蝉就这般看着,约莫是觉着好笑,不由笑出了声。

    这下,可就惹恼了狐狸!

    狐狸先是被这肆意笑声吓了一大跳,心有余悸地用爪子拍了怕胸口,毛绒绒大尾巴一摆,气势汹汹恼道:“喂!笑什么笑!没见过狐仙啊!”

    “你说,你是狐仙?”

    闻言,李蝉笑意收敛了一半。

    唇角弧度尤在。

    起身,拱手作揖,“从前只是在书中看过,听酒楼里那说书人提到过。今天,确确实是第一次见到真正狐仙。”

    说到这里,不由微微一顿,笑意更浓,“只是,却没想,第一次遇见,竟是这般狼狈的狐仙,还请见谅。敢问狐仙姑娘芳名?”

    “本姑娘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月萝是也!”狐狸抬爪子揉了揉毛茸茸耳朵,口中念念有词,雾气渐生,转瞬竟化作一个娇俏姑娘。

    约莫十五六岁样子,头发乱糟糟翘着,但眸子澄净明亮。

    此时,狐仙姑娘双手叉腰,一双乌溜溜大眼睛瞪着李蝉,倒真有一分仙气,鼓着腮帮认真道:“你便是李蝉?本姑娘今日来,正是要寻你的!”

    “寻我?”微微一怔,李蝉不由挑眉,双手抱膝,饶有兴趣看着身前狐仙姑娘,唇角弧度渐生,调侃道:“寻我作甚?你不是狐仙吗?莫不是如那说书人说的一般,跑来吸我阳气?那可不行!”

    “胡扯!”月萝皱眉,耳朵不满地竖了起来,“我们青丘狐族从来都是秉承天道修行,采日月精华,吸天地灵气!才不会如那些邪魔一般去做那采阳补阴的恶事!”

    “哦?”李蝉愈发觉得有趣起来,存心逗逗身前这个狐仙姑娘,懒懒一伸懒腰,微微上前问道:“如狐仙姑娘这么一说,那你来寻我作甚?”

    “额……”

    狐狸不由有些扭捏起来,垂下脑袋,小声懦懦道:“听说你们人族历年会有科举考试,高中者可入殿堂做官。近年来,我们青丘国之主也颁布类似令法!青丘各大族群,凡青丘所属,每岁一次,取文理精通者,入太学,得少司命与大司命两位大人传授仙法,仙途可期!”

    说罢,狐狸抬起脑袋看着李蝉咬唇道:“我前些日子听山下镇子上人说,你是这里最有学问的人。于是我想,只要能胜了你,定可过国试!”

    “额…”

    李蝉挠挠头,看着狐狸,不由觉得有趣。

    这么说,这妖族也和人族一般,会为自身前途发愁?

    看来,妖怪也好混啊……

    见李蝉这般表情,狐狸不由微微一闹,玉指轻抬,指了指李蝉手中握着的书,“就这本,我都背熟了,赌书你该会吧?”

    “嗯,自然是会的……”李蝉觉得好笑,微微颔首,悠悠然道:“不过,这灯马上就熄了……”

    赌书,是文人间的游戏。

    文理精通,又岂是背一本书可以达到的。

    不过,这小狐狸要比,他也不介意奉陪。

    偏头示意,“你一个狐仙,总不会搞不定一盏油灯吧!”

    “这有何难?瞧好咯!”

    得意地扬了扬下巴,狐狸神采飞扬,莲步轻抬上前,俯下身子,打了一个响指。

    霎时,屋内火光跳动,亮如白昼。

    满意地点了点头,暗道妖怪难怪都这般好忽悠?

    李蝉倒也守信,坐在桌前,微微合上手中那卷书册,随口道:“我大周三百年前曾出了一位诗词冠绝九州的王子安,其所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最后四句是什么?”

    月萝姑娘也不怯,琅琅作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李蝉点头,这位法力不怎么高的狐仙姑娘,倒也算得上有些真才实学。

    一问一答。

    不觉,东方渐白。

    最终,李蝉终是考倒了狐狸……

    原以为是平淡习学生涯中的一段小插曲。

    不料,就此被这半吊子狐仙缠住。

    只要一得空,狐狸便寻来寺里,找他挑战。

    如此,便又过去了小半年。

    对于狐狸来讲,自然是输多赢少的。

    文人自有风骨,绝不会做放水之事。

    除了那么几次‘小失误’,狐狸就不曾赢过李蝉。

    后来,似乎是觉得一来一去麻烦。

    自称月萝的狐仙姑娘索性在他的禅房中住了下来,方便日日讨教。

    要说也奇怪,寺里可是有着几位修为精深的‘得道高僧’。

    可似乎对狐狸这般大咧咧擅闯佛门净土,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如同默许一般,从不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