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7 争议频频

    457 争议频频 (第2/3页)

感叹“时也,命也”,让人扼腕,却也心服口服。

    因为最佳导演是一个个人奖项,较量的是个人能力的高低,呈现的是个人技艺的巅峰,政治因素、时局影响、历史成因的影响都被削弱到了最低,仅仅以艺术论英雄。艺术不能论胜负,但小金人只有一座,注定只有一个人能够赢得,这就是艺术和颁奖典礼的不同。

    在今年的竞争之中,大卫-芬奇几乎可以说是一枝独秀。

    “社交网络”这部作品本身可能不讨喜,因为太过与时俱进,因为太过犀利尖锐,因为太过尖酸刻薄,因为太过真实黑暗,对于老派保守的学院来说,想要说出一声“爱你”着实不容易;但没有人可以否认大卫-芬奇的出色。

    作为导演,大卫展现出了强大的个人风格,凌厉而干净,深刻而厚重,残酷而睿智,整部电影的每一个细节都可以感受到大卫的强烈气质,简直让人拍案叫绝;不仅如此,大卫的功劳票也不容小觑,“七宗罪”、“搏击俱乐部”、“本杰明-巴顿奇事”等作品的优秀已经得到了时间和大众的认可,“社交网络”完全具备了成就大卫首座小金人的资格。

    不要说汤姆-霍伯了,在整个颁奖季之中,能够与大卫相抗衡的导演几乎不存在,他横扫了金球奖、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北美广播影评人协会奖、纽约影评人协会奖、波士顿影评人协会奖、芝加哥影评人协会奖……

    简单来说,几乎所有的重量级风向标都全部囊括其中。比起科林-费斯的最佳男主角来说,最佳导演才是今年颁奖季最没有悬念的一个奖项。

    可是,金球奖结束之后,形势急转直下,“国王的演讲”在韦恩斯坦兄弟的运作之下,汤姆的身影出现在了各大宣传场合;而另一方面,关于“社交网络”的负面新闻漫天飞舞,将学院公关的艺术发挥到了极致,然后美国导演工会奖爆出了冷门,汤姆击败了大卫;再然后就是奥斯卡爆出了又一个冷门,汤姆强势上位。

    这不是实力的胜出,而是公关的胜利。典型的韦恩斯坦模式。继“莎翁情史”击败“拯救大兵瑞恩”之后,韦恩斯坦兄弟再一次书写了公关的奇迹。这不是值得庆祝的时刻,而是令人愤怒、悲伤、失望的时刻。

    汤姆-霍伯击败大卫-芬奇,“国王的演讲”全面碾压“社交网络”,不仅仅是一次公关的胜利,而且还是学院保守势力的又一次胜利。

    又一次地。

    首先,“魔戒3:王者归来”赢得奥斯卡最佳影片之后,在接下来的七年时间里,收获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的商业电影仅仅只有两部,去年的“阿凡达”和今年的“盗梦空间”,去年詹姆斯-卡梅隆在气势如虹的情况下,被“拆弹部队”掀翻,而今年克里斯托弗-诺兰更是惨遭无视,就连最佳导演的提名都没有拿到。

    其次,自2008年“老无所依”和“血色将至”两部黑色独立作品闪耀整个颁奖季之后,学院已经连续三年做出了保守的选择,这次,他们放弃了锐意进取、创新大胆、与时俱进的“社交网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