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0 常规套路

    2150 常规套路 (第2/3页)

所以他没有再出去寻找对象;而且,他也年纪大了,在市场里就是逐渐被淘汰的失败者。就这样,他没有能够完成任务,被送到了酒店来。”欧格斯详细地解释了他们对大卫的背景设定。

    蓝礼轻轻颌首表示了了解,静静等待着欧格斯的话语,然后看到欧格斯示意了一下,“我们已经完成了设定。”潜台词就是,现在轮到你发表意见了。

    蓝礼对于欧格斯的谈话节奏还是不太适应,他给予欧格斯留下了足够时间阐述,但欧格斯更加倾向于交流对话,于是他也从善如流地做出了回答,“我现在终于明白,你们为什么坚持想要找杰森-克拉克了。”

    首先,结婚十二年,如果以十八岁就顺利地与“高中甜心”结婚来计算,那也至少是三十岁。

    其次,欧格斯希望契合整个故事,设定出一种荒谬感,比如说,大卫是四十五岁,年龄稍稍有些大,却又不至于进入老年阶段,他在恋爱结婚市场里应该依旧还有价值,又或者说,即使保持单身也没有问题,可是,他却被“市场”淘汰,然后进入酒店,这也彰显出整个社会规律的不合理性。

    最后,欧格斯选择杰森-克拉克——又或者是后来的柯林-法瑞尔,其实都是硬汉之中带着些许魅力,却不见得是万人迷的角色,强调出一种“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中间形象,进一步对故事的背景和走向进行嘲讽。

    从这些角度来说,选择柯林-法瑞尔,的确是比蓝礼更加合适的角色;但是,蓝礼最初提出的那些意见,依旧没有得到解决。

    “我们暂时把年龄的设定放在一旁。”蓝礼微笑地说道,“所以,你的意思是,大卫是可以找到伴侣的,他只是因为离婚的冲击而没有能够及时行动起来,没有找到伴侣,对吗?那么,大卫在酒店里没有找到伴侣,是因为没有合适的?还是因为不再相信爱情?”

    “呃……”欧格斯微微愣了愣,“为什么?这有什么区别呢?我所希望讽刺的是这个怪异而扭曲的制度。”

    “看,这就是问题,前半段和后半段割裂的问题。前半段的酒店,以一种制式化的方式定义了家庭关系的意义,这是违背爱情的,它规定每个公民都必须组成家庭,无视了爱情的意义,抛弃了个人自由;后半段的森林,同样以一种强硬的方式剥离了家庭,它坚信着单身才是真理,而爱情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这也同样是违背爱情的,不仅如此,这与酒店的规章制度本质是相似的。”

    “如果这部作品的意义在于歌颂爱情,那么就没有任何问题,我猜想,只需要在前半段更改一些细节,就能够达到目的了。”

    蓝礼的话语就到此为止,没有再继续说下去,留给了欧格斯时间和空间,“不,这部电影和爱情没有关系……”

    “那就对了!”蓝礼直接打断了欧格斯后面的话语,“如果你希望折射出更多问题,比如人性比如自由,那么大卫的角色就非常重要。”

    此时的蓝礼变得咄咄逼人起来,那双明亮的眸子里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