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7章 沈安会名垂青史(祈祷……)

    第577章 沈安会名垂青史(祈祷……) (第3/3页)

寒:“陛下,这样的禁军上阵,怕是千古名将来了也无用啊!”

    欧阳修说道:“陛下,臣依旧敢去。”

    老欧阳就是忠心耿耿的代表,让赵祯心中感动。

    “只是能否先把禁军给操练一番。”欧阳修马上就露出了真实的脸嘴:“臣在想,大宋能练兵的就两家,折家和种家。交给任何一家都不成,那会坐大。臣建议两家一起上,看看谁的本事更厉害。”

    “妙啊!”

    韩琦赞道:“如此不但能相互制衡,更是能看出谁高谁低。此后朝中左右拉扯一番,两家将门就会互相牵制,再无藩镇之虞。”

    赵祯对欧阳修笑了笑:“欧阳卿老成持国,这话……韩卿,如何?”

    他心动了。

    大宋禁军不能当看门狗,一旦西夏或是辽人来挑衅,还得要靠他们去抵御。

    所以操练吧!

    韩琦细细想了想,说道:“藩镇的话,陛下,如今大宋调兵在枢密院,统军在三衙,临战朝中派遣将领……如此之下,藩镇不可能。”

    大宋的三重隔离,有效的避免了藩镇之祸。

    等到了南宋时,这个局面就被打破了。将领拥兵成为了主流。

    赵祯说道:“如此……折家的折克行如何?”

    韩琦说道:“折克行在城外操练邙山军,多有建树。臣觉着折家下一代怕是要以他为首了。”

    赵祯点点头,知道自己需要施恩,笼络一番。

    他想了想,问道:“种家呢?”

    “种谔!”

    韩琦看来对此有些研究,很是自信的道:“种家的下一代最出色的就是种谔,陛下,种谔在谋求知青涧城,如今就在京城……”

    ……

    “青涧城是家父带人修建的,当年挖井遇阻,工匠都说下面全是石头,家父悬赏挖石,后来果然有清泉流出,据此称为青涧城……”

    枢密院里,种谔从容说着自家的功绩。

    “……下官从小耳闻目濡,对青涧城多有探究。如今李谅祚上台,西夏那边怕是不会安宁,下官就想着何时能重返青涧城,为了官家,为了大宋杀敌。”

    正如同府州城是折家的固有地盘一样,青涧城同样如此。

    种谔想拿回自家的地盘,这话说出去没人会质疑什么。

    张昇看了他一眼,问道:“你和折克行发生过冲突?”

    “是,当时下官想试试折家子的厉害,可沈安在场。”

    他说话间神色从容,仿佛那次吃亏的不是自己。

    这就是大将之风。

    若是失败一次就沮丧懊恼,那还是趁早洗洗睡了,免得害人害己。

    张昇微微颔首,觉得种谔至少气度是有了。

    “泾原到环庆,环庆到延安府,再到青涧城,这是一条线……任何一点出错,西夏人就会长驱直入。而种家在那边威望颇高,你准备怎么做?”

    张昇的问题看似问战略,可种谔却恭谨的道:“下官唯朝中和官家之命而行,不敢妄动。”

    别私下搞小动作,否则没你好果子吃。

    张昇满意的说道:“如此……此事老夫自然会寻机和官家说说,你且回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