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激辩按察司

    第62章 激辩按察司 (第2/3页)

,汪御史则引经据典反驳,对古代朝廷规制当然远不如对方,没有办法有的只得推说不知,有的则让他们去调查调查。(全国有一百多御史,很多代天巡视地方。)

    从中午到晚上,杨麟不得不推说自己根本不知道那四五个朝廷规制,但也让这两个御史连续十次低声承认自己确实捕风捉影。

    堂下众人越听越有趣,到最后大家都明白过来,杨麟虽然行为举措失当但是无心之过,而这个汪御史则与贪官污吏相勾结,陷害忠良。

    有的更是直言这可是当代海瑞啊,当年海瑞被贪官污吏指责为鱼肉乡绅,庇护百姓,想不到今日居然还有这样的官员啊。

    刘之勃苦恼不已,连连拍响惊堂木让大家安静,到傍晚时候方问话完成方带入牢房之中。

    手镣被打开,再次被带到按察使衙门二堂,里面坐着刘之勃、汪御史。

    大明官员俸禄极低,官场上注重气节,料想今日审讯之事必然早已经传开,特别在士林之中定然为热议话题。

    杨麟贡生出生,当年一同赶考参加乡试的考生定然非常度,现在听到遭到如此大的冤屈这些读书人定然早炸开锅。

    看了看对方,刘之勃长叹道:“杨麟啊,事缓则圆,你知不知道你做事太过急躁,你知不知道你早已经触犯大明律了。”

    杨麟不解,连声辩护。

    见对方不见棺材不掉泪,汪御史拿出大明律当场一一指出。

    元朝官吏不分,地方深受其害,大明朝建立之后为了避免官府扰民,朱元璋多次谕令。

    官员、衙役不得令牌不得下乡扰民,杨麟可好,在地方建立乡公所。

    大明施行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模式,一个县三五个官员加上大小衙役,严禁地方雇佣白丁。

    杨麟可好,在地方建立乡公所,雇佣白丁在各个集市协助收取商赋。

    从小来说是无知,从大来说违背大明律。

    杨麟感到暗自惊讶,朱元璋已死了两百余年,社会形态早已经变化,怎么大明管理体制如此僵持,居然还沿用数百年不合时宜的管理模式。

    虽然如此,杨麟还是知道大明律,太祖实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