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保护粮食

    第121章 保护粮食 (第1/3页)

    回到知府衙门,杨麟与铁匠坊的师傅一起再次总结,商议克服其中困难,商议连夜组装新的打谷机。【无弹窗.】

    正如老农总结的那样,单单利用打谷机,收成就多了5%,如果全面推广,肯定大受欢迎。

    由于使用成功,打谷机先在大户人家那里得到推广,打谷机8两纹银一台,一经推广大受欢迎。

    正如评估的那样,秋收若二十多天,打谷机打谷,足足可以多增加5%的产量,如此二十天下来,购买打谷机的成本就赚回来。

    大户人家琢磨着使用打谷机,不再像过去雇佣那样多短工,而小户人家则凑在一起,几家几户一起买,到时候一起打谷子。

    打谷机研制成功,辖下各县秋粮丰收,这本来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俗话说怀宝其罪,在这乱世之中,最大的宝贝不是金银珠宝,而是粮食。

    从万历年间以来,全球陷于小冰河时期,气温陡降,不但天灾**不断,而且因为气温降低,光合作用减弱,田里的收成锐减。

    祸不单行,除了天灾,更大的危机来自**。先是有姚天动、黄龙等土暴子在川北横行乡里,杀人越货,敲诈钱财,到崇祯末年更是占据州县,为祸地方。

    土暴子每到一地,都是打开官府粮仓,劫掠民众粮食,虽然现在是小冰河时期,但四川富庶,再加上大明有两百余年的积累,各个州县最初还有余粮给大家吃。

    接着是张献忠及其二十万大西军浩浩荡荡的从湖广行省入川,虽然一路摧枯拉朽攻陷四川大部分地区,但则遭到广大乡绅激烈反抗(很多史书写很多乡绅自杀),为了对抗大西军的残暴,包括杨展、曾英、杨麟、殷承柞等明朝将领、乡绅纷纷率部反抗,配合盘踞云贵的明朝讨伐大军抗击大西军。

    而为了平息各地祸乱,张献忠用更血腥的暴政以对抗反抗势力,以充实都城为名,采用釜底抽薪的方式,督令将各地豪强、读书人都迁移到都城cd。

    本来各地人心惶惶不可终日,本来到处都流传张献忠将屠尽川人的流言,现在看到大西军强行将一个个读书人,一家家豪门大户如赶牲畜似的往cd迁移,被迁移者胆战心惊,还来不及迁移者则唇亡齿寒,大家为了对抗大西军的暴政,在豪强大户、读书人、民间勇武之士带领下,大家退则占据山寨以自保,进则如同曾英、杨麟一般攻占州县盘踞一方。

    如此之下,全川很多人不事生产,大家坐吃山空,今天你杀我,明天我杀你,与大西军陷入一片混战之中。

    而这其中最严峻的则是cd平原,往年千里沃土,帝王之资的天府之国,由于龙文光、赵佳伟掘开都江堰,整个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岷江大水冲入cd平原,不但冲毁民众房屋,冲走民众牲畜粮食,淹死来不及逃跑的民众,由于打仗,或者根本没有地方治理经验,一年下来,cd平原的水患根本没有得到根治,一到大雨天,水流成灾,滔滔江水从岷江留下,旱涝成灾。

    汉人属于农耕文明,乡土概念非常强烈,虽然少数民众不愿意离家,在洪水之后跑回家乡重新耕种,但收成有限,最多能够一个温饱,更遑论多于的银子。

    而大多数人则逃荒,向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